Scarcity:THE TRUE COST OF NOT HAVING ENOUGH
稀缺:匮乏带来的真正代价
稀缺,不仅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都会面临的实际物理限制(Physical limits),也是长期存在我们内心深处并深刻影响我们日常行为的一种精神倾向(mindset)。
现实物理世界中人们所遭遇的稀缺Scarcity状况比比皆是:从历史上特殊时期对食物的匮乏,到每个社会中底层人民经济的拮据,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人对“时间管理”存在着的深刻焦虑等,只要人们面临着资源(食物,金钱,时间等)的不足和匮乏,就都属于“稀缺”在现实物理世界中的表现。
如果给稀缺Scarcity下一个简单的定义:Having less than you feel you need is Scarcity。
但稀缺Scarcity不仅仅在物理世界中对人们造成束缚,在精神层面上也会悄无声息的占据人们的注意力资源,在潜意识下改变人们的想法并影响人们的行为。
书中列举的一个实际的社会学实验充分说明了以上这一点:一群实验对象被要求在午饭时间来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其中一半的人在实验开始之前的3-4小时的时间里不给他们进食(另外一半作为对照组,正常进食)。随后再让2组实验对象都观看屏幕上以极快速度划过的带有单词的卡片,再让这些实验对象分别说出刚才屏幕上快速划过的单词,以此来记录并对比每个实验组说对单词的数据。顺便说一下,卡片从屏幕中快速划过的时间是多快呢?只有33毫秒(这一点很重要,先卖个关子,往下看)。
按照一般的猜想,长时间未进食的一组对象是不是会比正常进食的一组在实验中表现得较差一点呢?实际上,两组实验对象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成绩几乎一样。只有一种情况下例外:那就是当面临食物类的单词(例如Cake, Hamburger, Sandwich等等)的时候,饥饿组(“稀缺”或“匮乏”组)在食物类单词的成绩远远超过对照组(实验前正常进食而未处于极度饥饿的人)。
而33毫秒这个要求的反应速度,确保了所有实验对象在这个时间内所做出的反应都属于“潜意识”层面上,因为我们知道:一切复杂的,高阶的超出潜意识的复杂意识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至少为300毫秒(好像在讲《Thinking,Fast and Slow》, 接下来会分享读这本书的体会)。
这就说明了,饥饿组的对象并不是“选择”去特别的关注这些食物相关的词,而是当人们处于Scarcity稀缺的情境下时,稀缺Scarcity在潜意识层面上捕捉并占据了人们的注意力。而类似的实验,如果将进食改为饮水,类似的结果也会相应呈现。
Scarcity is not just a physical constraint. It is also a mindset. Scarcity captures our attention, it changes how we think. It affect what we notice, how we weigh our choices, how we deliberate, and ultimately what we decide and how we be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