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我的学习分享接着来(ps:之前已经发了两篇了,分别是 “产品经理之getStart” 和 “产品经理之竞品分析”)。
这里迫不及待的,无法抑制的……,先感谢一下之前阅读点赞甚至打赏的朋友【捂脸】【流泪】。我打算把这个 “产品经理” 系列一直写下去,用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的历程。
0. 前话
之前写了两篇, 门外窥探(Baby Steps)级的 “产品经理之getStart”, 以及一个必答小题但是Hot Topic “产品经理之竞品分析”,这个也是方法论的东西。
这里我是自己学习实践的,不想在搞那些高大上的从简入烦,从理论到实践那一套了。我的律条:
“学着,用着; 用着,学着” ------------>>>>>>>by FangGe
So, 今天做个简单的竞品分析,2个产品:拉勾和大街
无论是谁(大牛or小白)做竞品分析,都要有几个方向(切入点,对比点),今天我打算按前面说过的:行业发展与趋势,竞品的分级与策略,以及竞品的基础结构这三个大的方面展开。Let's go!
1. 行业发展与趋势
招聘行业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我把它大概划分为三个阶段:
0.0-传统时代
看看99年的51Job, 94年的智联,估计就可以看出吧,那时的招聘媒介是报纸的小广告(那是相当意向风的),还记得你那些年里看的港片吗? 茶餐厅里阿凤,阿龙看的报纸背面是啥?……这个时期发展的招聘网站风格大多是:招聘信息覆盖面广,从家门中到外太空,职位应有尽有。就是到今天,也有它的优势及优秀案例(58同城,赶集……)1.0-物联网招聘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各大招聘猎头纷纷转向网络招聘。和传统的招聘渠道(eg. 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人才猎取、人才服务中心、员工推荐、校园招聘)比,网络招聘的时间快,费用低,这无疑是它快速风靡的主要原因,以招聘网站的开端为例,1998年1月,《财富》500强中有17%积极在互联网上招聘,仅仅一年后,这个数字上升到45%,1998年,美国公司用于网上招聘的开支由1998年的1.05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12亿美元。而现在很多公司的招聘只保留网络招聘的形式,甚至从2014年开始大多公司的笔试面试都改用网络的形式。这里的佼佼者,智联,51Job,应届生……,其中丰富的招聘信息,加上完整的简历系统都是其优势所在。但是这些优势也是劣势,比如一个java后台的常常无法快速的定位自己想要的职位(职位搜索功能太**),或者一个屌丝常常收到模特的职位邀请……。这其实就是大规模的招聘领域信息,很难做到点对点的匹配。由此应运而生的:技术面--->>>大数据挖掘(推荐系统)技术;行业面---->>>垂直领域招聘。2.0-社交招聘平台or垂直领域招聘
如1.0中说的,垂直领域招聘行业的出现是精细化需求(或者个性化服务)的体现,这里的代表 “拉勾网”。说的2.0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社交风,不得不说一下社交招聘平台的兴起,代表为 “大街网”,需要讨论的是 “大街是不是垂直领域?”, 个人觉得它是0.5垂直领域,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大街的招聘企业大多也是物联网行业及知名的一些银行,硬件制造企业。
So,今天在这,我想分析一下目前最火的,也是2.0时代的代表, “拉勾” vs “大街”……好不好,配不配,咱比比就知道了。
2. 竞品的分级与策略
分级这里就省了,就两个“拉勾” vs “大街”,或者说分级的结果是“拉勾” 与 “大街”为核心竞品,我这里做的也就算是核心竞品分析吧。
类似与SWOT分析法,我这里也用一个表格来分析,一目了然。现在确定几个维度,产品定位,用户人群,优势feature,盈利模式。
3. 竞品的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分析都是基本功,下面从几个方面完成。
- 3.1 信息架构图
下面的MindManager做的图,小伙伴们感受一下吧……
到这里,我想聪明如我的你,应该可以感到扑面而来的difference了,总结如下:大街重社交,拉勾重职位效率。
3.2 UI 和 features
feature(功能)其实在信息架构图中已经反映了,同时,UI也会在下面的流程交互中体现,So, fangGe大胆的在这里把它们两个省略……嘿嘿……3.3 流程交互图
根据之前说的大街重社交,拉勾重职位效率的特点,下面奉上两个特色流程交互图。大街的为搭讪模块中的交互设计,它采用了社交软件中目前非常流行的 “卡片式滑动” 交互界面,YY一下这要是美女的卡片,右滑喜欢,左滑无感……
这里只是两个特色功能的交互例子做个学习分享,理解方法,有空多练……
4. 总结
今天搞大了,有点多啊~~ 哈哈,重在学习分享,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