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读了不少书,但总感觉收获不大。有些书读完后内容忘的差不多了;有些书读完能记住内容,但精彩的章句,想要借鉴是往往卡壳了;还有些书读完后来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都不能领会。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并不是单纯地教你记忆书中的内容,而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得心应手地运用。
如何读书才能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我自己的知识,怎样读书才能有扎实的收获,这是一个我一直以来苦苦思考而不能求解的问题。直到看完奥野宣之的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我才得到一些解惑。
小时候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吧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时,你会对这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刻。读书也是这个道理,“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而且亲手写文章时好处比口述更多。所以想要有效阅读一本书多写书评吧。
书中作者提倡用笔记本来改变书与人的关系,用一本各大文具店都能买到的笔记本来管理读书生活。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也会有所提升。全书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维度来阐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刚看到这个观点时候我非常吃惊,因为如何选书,购书还要你来讲吗,我读了那么多年书还不知道如何选书?但当我读完后我发现我错的厉害。以前看到喜欢的书,书评瞄一眼,还过得去就买,购买途径也从以前的书店转移到现在的网上各大网店。但作者在选书阶段却不一样,他列了一份清单,这份清单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带着目的去读书后列出的专属清单,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读书同拍摄聚焦一样,把着不同目的阅读同一本书,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让我联想到学习羽毛球的经历,只有抱着学习、进步的目的去打球球技才能提高,而一味的打比赛只能让你原地踏步。当你有这份专属的清单后,购书再也不会犹豫不决了。
新书到手后要怎么读,怎么做笔记呢?作者提出了三步读书法:通读、重读、标记。第一遍阅读时把读起来不错的那页折角,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那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再重读一遍折起上下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按作者的方法第三遍阅读才做标记,书中的内容不会被各种记号淹没。
至于笔记如何做,作者推荐独创的“葱鮪火锅式”,即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然后写下对应的文字、故事、感想,哪怕只有一句话,足矣。但要注意摘抄核心不是作者认为重要的观点,而是能引起你共鸣的,这是你与书在对话。以后当你通过再次浏览读书笔记,在检索和参考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智慧,得到提升。
从现在开始,认真选择每一本书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书,然后真挚地与每一本书对话,努力从书中学到知识吧。
70CL70C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