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夸。非道也哉!
感悟:
大道平坦宽阔,人们却热衷于走捷径。一是没有淡泊名利的胸襟,急于求成,鼠目寸光。二是缺少求真务实的智慧,人云亦云,经验主义。
每一个当下,就是最好的当下。走好当下这一步,走好每一个当下的每一步,眼直、心定、步稳。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鄉,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感悟:
圣贤的思想和行为最接近道的本质,能够启迪世人,因此流传千年而不朽。世间万物是一个宏观的整体,由道孕育而生,每个微观的个体的本源都是道,每个个体都本自具足,蕴含着完整的道。因此在每一个当下的践行中,修身观身,便可明理知天下,得无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