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效率低下,在与自己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1. 信念。
所谓学习,就是要面对自己不会或不够精通的内容才需要去学习提高自己。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困难,自学更是如此。有导师的情况下,还有人给予指点,但自学通常遇到问题都需要自己想办法面对,自学遇到问题尤其多,解决起来也更为考验人的毅力。这个过程中再看看危言耸听的信息,没有坚定的信念,产生了自我怀疑,多半就要退出了。
2.身体状态。
真正的学习一定也是个体力活,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学习进度也会大打折扣。比如说没休息好,或者说来个小感冒,又或者说来个颈椎痛,隔三差五的来这样一场小毛病,绝对是考验学习者自律的时候了。而且,不要相信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说法了,现代的科研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大脑,对于儿童而言运动更能提高专注力。多运动还能减轻精神压力,聪明的人都爱运动。
3. 专注。
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说自己压根儿就没有学会自学的习惯。分析自己与优秀者差距就在这里吧!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心二意的情况,比如用谷歌搜索与自己正在学习的毫无关系的事情。儿童之所以学习新东西比较快,是因为他们比较专注,这一点我们自己通常都会忘记。其实儿童在学习很多东西的时候相比成年人是不占优势的,因为她们的大脑中的可以利用关联的神经元比成年人少,造成理解力通畅都不如成年人,所以在教小孩子的时候要用到它们能听得懂,能理解的事物跟他们讲。但是它们的优点就是专注,我们通常都觉得,小朋友的注意力太弱了,但我们有没有发现,他们在学到新东西时,总是念念不忘的?比如学到一个新单词,只要他下次再遇到此类场景他都会念一句。这种对新知识持续的关注、学习、使用,我们成年人有么?通常都是学的时候学的很快,结果不学的时候完全抛到了脑后。
4. 时间安排。
理想的状态下一天的时间都专注在一件事上,但是实际情况是,长时间面对一件事会导致自己注意力松懈。学习效率不高、反而忽略了其他的学习。
5. 情绪。
人的情绪会有周期性的波动,我想这一点如果是认真观察过自己的人都不难发现。现在这点有一定的改善了,发现自身的问题的同时,也没有以前会产生极度自责的情绪。因为最终发现,这就是我自己,一个很不完美的自己。一个没有良好自学习惯的自己,一个英语发音糟糕的自己,一个写文章经常没思路的自己、一个分辨不出辩论双方观点矛盾的自己,一个总以为自己很厉害却又时常发现自己很渺小的自己、一个什么都想买却发现没足够的钱的自己,一个心系宇宙却时常面对生存问题的自己。
没有了崩溃的情绪,坦然面对自己。摔倒了,爬起来拍拍尘土,继续前进。
过去决定了现在的自己,而现在,则决定了将来的自己。
在学校的学习是有人逼着,提供良好的环境,合理的帮助你安排好时间。但是自学完全是两回事,学校也是教不会的。想要在今后的生活中走的更远,只有靠自律,但要让自己接受现实,慢慢改进,这不是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