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短段时间一直在读《最美是教师:让教书成为自己的事业》。当我拿到这本书,就被它的书名吸引了。是啊,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让教书成为自己的事业,那么这将是我们一生最美的事情。
单看前言部分就对这本书有了一个了解和认识。就这样带着一种迫切感我读了专题一:“教育本真之美”。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专题一想到了我自己的教学。
如书中所言,教师这一职业是美丽的。教师的美是一种独特的风景。那我们该究竟怎样去教育孩子,使孩子们拥有美好的人生呢?我想这不单是传授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孩子们美好的人性,培养他们美好的人格。这也让我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更让我有了不同的感悟。
一、教育要立足儿童,打开孩子们的视野
作为一名乡村学校的老师,面对一批批留守儿童,内心的心事无人诉说,青春期的叛逆等各种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李说事儿”这个栏目在我的课堂上产生了。
每天在每节课仅有的40分钟之内我总会拿出3—5分钟来给学生进行这个活动。我会给他们讲时政,新闻,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事情,而学生也会给我分享他们的趣事和收获。
长期的坚持让我发现学生不再认为我是他们的老师,更多的则是伙伴和亲人。久而久之他们愿意向我诉说他们的心事儿,情感,以及家庭情况。而我也更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从而了解他们也了解我自己。
或许多年以后,孩子们还记得有一位老师曾经点亮了他的心,让他备受鼓舞,让他相信自己是可以变得伟大的。我想那些教学方法技巧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老师,你自己的生命状态,能不能让孩子心生向往。
二、 教育要拨开浮云,还给孩子阅读的远方
正如书中说的要让学生生活在诗意教学中一样,三毛有一段话我特别赞同:“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对于我们成年人是这样,对于孩子们也一样如此。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中,孩子们吸收的是作品中高贵的涵养、细密的思维、充盈的智慧、还有作者精彩的篇章、严密的布局,这些对孩子们的影响,远大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机械灌输。
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还给孩子一片阅读的蓝天,或许他们的潜能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就像先前在班级举行的读书会一样,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自己深思熟虑的见解,总是会让我有眼前一亮,其实那才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东西。
记得有一次我在给他们分享我写给语文老师的一篇名为“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文章后,令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我们班的一位同学竟然以一篇“那个玫瑰一样的姑娘”的文章来回赠我。我在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平时默不作声的学生敢站起来表达他的想法。
后来他告诉我是我对他的鼓励和引导让他有了力量。这正如书中肖川教授说的那样“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教育的力量就是用一个灵魂来唤醒另一个灵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组织孩子们阅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乐趣,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分享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胆量,从而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来关注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透过孩子们的口我们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我想这就是作为老师最想听到的声音。
书中说到“上所施,下所效也,谓之教;养子使作善也,谓之育。”的确我们是教师,也是普通人,但却从事着最神圣的事业,希望我们都能坚守一根教鞭,两袖清风,三尺讲台......用我们所有的热情来奉献我们一生最美的事业。
最美是教师!最美的背后是付出,最美的背后是热爱,愿我们坚守初心,永葆热情,鼓劲扬帆,圆心中那个属于自己的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