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很难,但还是有小企业成功突破,他们有秘诀吗?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情况比看起来的还要负责的多。如果让《随机漫步的傻瓜》作者塔勒布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他会斩钉截铁的说,根本没有秘诀这回事,世界上本来就不该有那么多中小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都成长为大型企业世界不就乱套了嘛,所以成长为大型企业的一定是幸运儿,至于谁是幸运儿仅仅是一个随机运动,如果有人非要从这些幸运儿里边找到规律,发现秘诀的话, 那么或者他们真的是傻瓜,已经被这个世界耗尽智商了,或者他们意图不轨,准备收其他傻瓜的智商税。
但是显然作者并不这样认为,因为看起来成功突破的企业真的有其过人之处,如果非要说突破只是取决于玩家的运气的话,既不符合事实,又有违直觉。所以为了找到成功企业突破的秘诀和背后的逻辑,作者在研究方法上颇下了一番功夫,摒弃了传统上那种把成功企业集中在一块,研究他们共性的东西,然后宣传这些共性的东西就是秘诀的那种研究方式,而是积极效法《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既关注成功企业的遴选,同时也积极挑选各方面类似的非成功企业作为对比企业,研究目标也就由成功企业共性的东西,细化为成功企业广泛具备,同时非成功企业又不具备的东西。这种研究方法相较于前者,显然是更有说服力,得到的结论也更可靠。
作者得出的结论也很漂亮。比如下大注理论,中小企业要想突破,必须在关键时刻敢于下大注,一家不看下大注的中小企业是没有机会突破的。按照作者提到的“剥洋葱”分析法,如果一家企业在该下大注的时候,犹犹豫豫,不敢出手,很可能让经营情况相仿的竞争对手抢得先机,后者取得优势,一骑绝尘而去,市场份额是有限的,当对手完成突破以后,留给这家企业的突破机会就少的可怜了。作者的这个观点很可能说到了不少中小企业做不大的根子上了,关键时刻敢下大注,既需雄才,又需大略,但是很多老板恰恰既没有勇气,又缺少魄力,瞻前顾后,多端寡要,徒然贻误战机。商场就是一个赌局,进入了一个行业,就是坐上了一个赌桌,一直不下大注,并不能让自己生存下来,相反在手上拿着一手好牌的情况下还不下大注,结果只能是让自己更早输光筹码,离开牌桌。
作者和塔勒布只是分别代表了关于突破之道的两种答案,而答案远不只以上两种,比如马奇就有自己的答案,按照他的《经验的疆界》,纵然那些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的秘诀,但是这些秘诀都有适用范围,不可能在哪里都管用,所以即使真的有人发现了这些秘诀,别人也学不会,用不了。在这个观点上,金融大鳄索罗斯距离马奇没几米,索罗斯会说按照我的“反身性”理论,秘诀应用于市场,市场就会对秘诀做出反应,以至于秘诀之所以成为秘诀的条件不再存在了,秘诀也就很快不再是秘诀了。
这么复杂,这么乱,那么该怎么把握?《伟大的盖茨比》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是同时拥有两个相反的观点,而并行不悖。所以我们需要的就是把这些经验都接收下来,然后去实践中择机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吧,因为他们可能都是对的,但是只是在他们对的时候或场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