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常的工作生活,我们的大脑交替采用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专注式(Focused Mode)和发散式(Defused Mode)。这两种方式截然不同,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为了达成高质量的工作或学习效果,你需要同时掌握这两种不同的方式。
专注式
专注式顾名思义,你的注意力像聚光灯一样全然投入当下的事务当中。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状态,你对周围发生了什么置若罔闻,你的头脑飞速运转,你全情深入地工作,产出惊人的成果。
毋庸置疑,专注力对认知要求高的事务的重要性。支离破碎的注意力无法带来高质量的深入思考。不能够做到专注,就不能够取得出色的成绩。
专注力是有限资源,长时间持续保持专注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同时专注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涣散。
发散式
当我们的思维自由徜徉,注意力涣散的时候,我们处于发散的思维状态中。与专注式不同,发散式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大脑的某个特定区域,而是遍及各个区域。在发散模式下,你不会专心于刻意练习。相反,您只是将获得的知识丢到后台运行,就像电脑的后台进程一样。作为前台进程的意识,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个常见的错误理解是注意力发散会导致效率低下或浪费时间。发散的注意力对创造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特别重要。在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注意力发散的参与者在创造力成就问卷上的得分远高于集中注意力的参与者。下图说明了这种见解:
如何更有效地思考?
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是美国奥克兰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工程学教授,其在线学习课程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慕课课程之一。
她使用进化生物学来解释为什么我们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脊椎动物需要专注和发散两种模式才能生存。专注式对于诸如觅食或照顾后代等重要任务很有用。另一方面,发散式对于扫描区域中的掠食者和其他威胁很有用。
她解释说:“例如,一只鸟需要小心地聚焦,以便在啄食时能捡起细小的谷物,同时,它还必须在地平线上扫视诸如鹰之类的天敌……。如果您观看鸟类,它们会先啄,然后停下来扫描地平线,就像它们在专注式和发散式之间交替一样。”
历史上不乏灵机一动和深入研究相结合带来巨大成果的例子。年轻的爱因斯坦在和朋友争论时产生了相对论的灵感。然后,他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完善和澄清自己的理论。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许多书都是从淋浴,开车或散步后在笔记本或餐巾纸上写下句子开始的。为了将这些想法转化为书籍,他每天坚持写2000字。
学习语言是同时使用专注式和发散式的完美范例。当我们在课堂上学习词汇和句子结构时,就是处于专注模式中。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我们还必须通过发散的模式学习,例如与精通外语的人(最好是说母语的人)进行交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扩展我们的课堂知识,并真正学习如何使用它。
只有当我们在两种模式之间来回切换,我们才真正学习。我们在专注模式下精通细节,然后在发散模式下将细节完美地整合起来。这是创造力的执行力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