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音乐,应该是与生俱来吧!亦如歌词所言“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这还真是“莫名”,因为若说我有音乐细胞,不要说他人不信,我自己也是不信的。可我还就是喜欢音乐,清晨醒来,听着音乐起床,夜深时,听首歌曲安然入睡。
爱它不知何时起,若一定要追溯源头,记忆中,应该要从小学说起吧。彼时,我因为父亲工作调动,跟随父亲转学到县实验小学,小小年纪的我,乍然进入新环境,一切都是陌生,都是畏惧…直到一天上音乐课,一个年轻帅气的老师,背着手风琴来给我们上课。那是我第一次见该乐器,看着老师手指在黑白键上灵活飞动,听着它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因感受其奇妙而一扫新学校带来的陌生感,因而深深喜欢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
仍记得读初中时,父亲调到一个电站筹建指挥部工作。每逢寒暑假,我总要到父亲工作处度假。父亲有一台电唱机,有许多唱片,有越剧京剧,也有流行歌曲。记得,他每天也是一早就开始放音乐(现在想来,严肃的父亲竟然也是文艺青年)。记得一次,父亲的同事来找父亲,父亲不在,那年代因为没有手机,可没像今天找人方便。他对我说,只要把音乐放大声,你的父亲心疼他的唱机,一定会迅速回来。于是,他真的把唱机打开,恶作剧把音量调到最大,果然,几分钟后,父亲已然匆匆出现,他立即扑到唱机前,把音量调小。多年后,仍记得父亲疼爱它的模样。我喜欢音乐,应该是受父亲影响吧!父爱如山,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
读师范了。学校要求我们在音乐和美术间,必须选修一门课程。选修音乐,意味着至少要学好一种乐器及掌握唱歌技巧。当年最初练习的乐器是二胡,老师特别严格,经常突击考试,而我,无论如何练习,总拉不成曲,对能掌握至少一种乐器实在没信心,只好选修美术。当然,学美术,我也是没有天分的,但好歹它似乎可以“勤能补拙”。每每周末,有绘画天赋的同学早不见踪影,而我只能呆在教室乖乖画画。据说,外公是罗丹的朋友,他老人家颇有些摄影及书法绘画作品,只是并没遗传给隔代的我丝毫。常常想,上帝在塑造我时,一点儿艺术细胞没赋予我,应该也是颇费番脑筋了。没天赋归没天赋,似乎也并不影响我爱音乐,爱唱歌(走路时即便把歌唱变调也要哼歌)。当年,对能上台演奏乐器或唱歌的同学,充满无限崇拜。
参加工作了。那个年代业余生活是寂寥的,绝没有今天的丰富多彩。从朋友处借来录音机,一遍遍播放喜欢的音乐。我们这些年轻的住校教师,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买了许多磁带,听流行歌曲,聊天,喝茶。记得,当时闺蜜与我分配在不同学校,但都在城区,于是,每每淘到好歌,我们总是第一时间与对方分享。共同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可以让我们开心得宛如过节。刚参加工作,面对调皮的学生,尚未掌握的教材教法,巨大的工作压力,让我对生活充满迷茫、无措,无助,是音乐让我顺利度过了工作起点那段最难捱时光。
后来,音响设备经历了VCD机,DVD机…无论它们如何演变,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对音乐的热爱始终如初,一颗热爱它的初心保持得完完整整。音乐带给我感动,带给我美好!它让我始终心向阳光!始终心存善良!始终心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