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开头曾经提到过,无法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任务,无非有以下几种情况:没有按照开始执行任务;错误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问题好像很简单,那么解决办法好像也很简单:按时开始执行任务;正确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要出差错。可事实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否则也不会让那么多人一生都束手无策。
在本部分,作者详细解答了这一问题,无论管理一件事、一个项目、计划时间,谈具体的方法论。从事前物质、思想准备,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重点,以及可能面临的因难,到最后的验收,是一套完整的流程。作者列举了估算时间、及时行动、直面困难、关注步骤、并行串行、感知时间、记录开销、制订预算、计划、列表、流程、预演、验收13个方面,具体操作性非常强。
1、估算时间
侯世达法则: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生活中执行任务的真实情况证实了这一法则: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熟悉的任务,正确估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是很容易的。而陌生的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这是任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对策: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及时行动
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拖延的本质原因在于恐惧。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对策: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3、直面困难
有的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他们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回避困难。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些事情”很可能只是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努力,也并非不做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
对策: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成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
4、关注步骤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3个方面最为关键的实际上不是内容,也不是原因,而是方法。因为任务的内容与原因常常不言自明,而方法却并非唾手可得。当我们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基本确定,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法了。
对策: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项目主管,只有学会像项目管理者一样思考,他才能给自己分配具体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高效地完成任务。
5、并行串行
在任务管理中,可以用物理类似的方式去思考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任务之间应该是串行关系,还是并行关系?“提高效率”在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让自己的大脑打造“多任务操作系统”。
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首先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然后尝试把这两类任务搭配起来完成。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任务时,对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仔细甄别,产生若干行动方案,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另一个方法就是切分自己的时间。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时间片”,当运用时,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切片”。我通常把“”20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作为一个时间片,然后像电脑处理器一样处理任务。(这是不是就是“番茄工作法”的应用?)
6、感知时间
记录每天的“事件日志”,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基于过程的记录,还要在每个事件后面加上所花费的时间,坚持下来受益无穷。会使人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寻找趁手的工具很重要,推荐网易“Mr Time”应用,一是简化了记录时间开销的过程,另一方面自动完成了记录后的整理、分析、统计工作。(通过应用,我推荐“爱今天”软件,但是所有的这些软件的问题就是要去记录,时间久了会产生倦怠心理,但是如果能长期坚持下来,受益无穷的。)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办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记录开工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建议本节和第7、8节结合起来读,都是的时间的管理,本节讲思路,后两节讲方法:每天记录时间开销、每天制订时间预算。)
7、记录开销
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些什么。
A:第一组练习:
认真回忆并记录昨天做的事情。逐条记录下来,每条前面写上标号,后面标注出花费的时间。
前天的
大前天的
B:第二组练习:
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星期做的事情。
上个月的
上个季度的
过去一年的
C:第三组练习:
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当天做的事情。
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随时记录自己刚刚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本节作者沿续第6小节的理念和思路,给了大家一种实际、直观、而又形象的方法,感知时间的存在和流逝,其实归根到底一句话:记录事件、感知时间。)
8、制订预算
每天制订时间预算: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订当天的时间预算。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并按照不重要、一般、重要对任务标上权重。
怎样判断重要性?我们必须分辨“真的重要”“显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显得不重要”。“真的重要”只有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而往往人们都喜欢做有趣的事,可有趣的事不见得有用啊!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
选择目标不用向任何人学习,现在开始把自己的那些哪怕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标准来判断,判断每项任务的真实属性,然后选择“真的重要的”或者“显得不重要的”。
9、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是目标现实可行。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已经有人做到了;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问题是如果不开始行动,就根本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不可行,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目标不现实、不可行,及时修正或停止。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能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且必需的,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先从一个星期的计划开始吧。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很多时候,只要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肯定没有任何意义。有些时候不做计划是因为任务非常简单,而另一个原因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如果想要改变自己,那就一切从简,去做就是了。
10、列表
列表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会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
最方便的工具是纸和笔。最好有一个本子,里面夹着一支笔,随身携带。因为他们方便、有效而且可以随手写写画画。
列表没必要工整。读者往往只有我们自己,所以列表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放在一抬头、一抬手就可以拿到的位置上,精美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实现价值的关键在于随时可以看到,随时可以书写和标记。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抛开那些表面上重要和紧急的事情,最重要的只有——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如果有了新鲜的主意,不用放弃,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下一阶段任务列表”,然后马上回到当前的任务列表,专注在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上。不方面不会影响当前任务的进度,另一方面完成当前任务后,会有相当数量的、非常具体的待处理项目。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在实施计划、完成任务列表中的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应该提前给每一个项目制定一个检查列表,用来保证当前任务确实能如期一般完成,避免遗漏。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一事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
11、流程
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进一步实践熟悉,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场景一:打电话的时间。在电话簿中加上备注,记清此人通常情况下方便接电话的时间。或是在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时,可以先发一条短信过去询问,在手机里做一条这样的短信模板,以备随时调用。
场景二:打电话是否已准备好说什么?在电话旁摆上一个便笺和一支笔,在电话前罗列通话要点,确保逻辑清晰,也可避免遗漏重要信息。用手机时随身推荐纸和笔。
场景三:电话没有拨通,后来又忘了打。用手机给对方发一个短信,简要说明事由,并留下联系方式。
场景四:打电话对方不知你是谁。建议一上来先做自我介绍,发短信时在末尾加上自己的姓名,是一个并不麻烦却能省掉很多麻烦的好习惯。
场景五:打电话通知对方的信息太多,不方便记录。随后发邮件或短信做备忘。
建议:定期备份手机电话簿。
12、预演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
13、验收
验收机制相当重要,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对其认真审视,同时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想办法回答:怎样才算做好?如果能把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那么确定做好的标准可能更容易达到,因为每个子任务的验收标准已经存在:如果做不好,下一个就没法开始。
将验收机制落到实处,就确定每一个预定的验收标准。而在任务或子任务完成时,拿出之前写下的标准对照一下。这种方法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地更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