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巴菲特人们就会联想到“股神”,他传奇式的成功让人羡慕。如今85岁了依然热爱工作,甚至认为上班是最快乐的事情(估计是延迟退休的典范)。不像我们有的在四十几岁开始就盼着退休了。
儿时的巴菲特(以下简称老巴)就很厉害,对数字特别着迷。6岁就知道倒买倒卖。那时的他就以25美分批发6罐可口可乐,再以每罐5美分卖出,当时就获得了20%的利润(想想我们6岁时在干嘛?)。10岁在爸爸的带领下去了趟纽交所(他老爸也是相当的有路子耶),见识了当时的牛人。老巴从此爱上了股票。
老巴在沉迷于投资的过程中甚至不想读大学了,但因拗不过老爸,还是走进了大学校门。在大学里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杰明•格雷厄姆。他以勤学苦练的方式得到了格雷厄姆教学生涯中的第一个A+(看来老巴曾是个学霸哦)。老巴毕业后就在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名师指导),一直工作到格雷厄姆决定退休,解散公司为止。他才决定自己创业。1962年,老巴用炒股挣得的资金控股了一家棉花制造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他想干实业。但事与愿违,直到1985年关闭时,这家厂子都没怎么盈利。
后来向投资领域发展的他,将人才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在2009年年报中写下“如果我、芒格(合伙人)和阿吉特(公司主力)同在一条沉船上,你只能救一个人,请游向阿吉特。”(试想你所在公司的老总看到这句话时作何感想?)
巴菲特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自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对所要进行投资的公司从四个方面进行筛选最有把握。哪个方面不合格的话就果断的Pass掉,这样将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第一是企业方面:投资人是否明白这个企业;这个企业是否有稳定长久的经营史;是否有良好的未来。
我们好多人认为炒股票也算是一种投资,可大多数人对自己所购买股票的公司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只是听别人说“这个能涨”或新闻里称“这个行业有前景”就盲目买入。后果大多是被套或割肉。这就是个人的投资失败,究其原因是不明就里的乱入而造成的。
所以老巴主张:“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换句话说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最有把握。
第二是管理方面:管理层处理事务是否以理性为主;是否对股东坦诚;是否能抗拒惯性驱使。(对于惯性驱使的成因老巴做了如下解释:1,大多数管理者无法控制自己干事的欲望。2,大多数管理者不停地与同行进行资金和计划的攀比,这导致公司的“多动症”。3,大多数管理者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俗话讲“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对于一家企业也是如此。决策者和管理层就等同于“将”。如果他们没有能力使企业增加盈利,再好的经营项目也会因为没有投资回报而萎缩的。
第三是财务方面:重视所有者权益的回报率;计算真正的股东权益回报率(%) Return on Equity;优先寻找高利润率的企业。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这家企业真实的盈利状况,查看加上折旧、损耗、摊销,减去资本支出和其他必需的营运资本之后的净利润。只有从财务上认清这是一家有能力赚钱的企业,才会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第四是市场方面:必须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能否以折扣价购买到?
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你只要确定两个变量:现金流和合适的贴现率。
例如,华盛顿邮报1973年的股东盈余(现金流)是1040万美元,国债利率(贴现率)是6.81%,公司的价值就是1040万除以6.81%,是1.5亿美元。
为了能使投资的利润最大化,动脑筋努力学习非常有必要(同意的请举手)。
最后提示:关于投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只要是对的,坚持去做,时间会给你丰厚的回报的。认真学习和践行以上四个方面,N年后你就是巴菲特第二喽。需要更详细得进行了解的话,请参看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写的《巴菲特之道》这本书哦。
(本文用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