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如何发菩提心?”文中已经阐释,菩提心是如此的稀有殊胜,学者能发起菩提心的前提条件是:1、树立“无我”的正知见; 2、生起出离心。 如此:心里就会生起平等的心,看待一切都没有分别,也就没有偏见。出离心的生起,又让你在一切境界中不受牵连和沾染,心清净,无欲无求,无求则无执,无执则无烦恼。
在这种视众生平等,万物等同的心的不断熏陶、保任下,从你的意识层面不断固化、熏修到你的潜意识里。一旦你的潜意识认同、默认,这就是修行的真功夫。
在这个基础上,行者会生起万物同体,无缘大慈的悲心。以此悲心为基础,依行者心量的广大而发大愿,成就无上菩提,成就正等正觉,当愿作佛。这就如同六祖初见五祖时说:只求作佛,不求其他。
那作佛的心是一种欲求
吗? 回答是:是。但这种欲望不以“小我”而有,所以十分的清净; 这种求让行者精进不止,是成就无上菩提的因缘。正所谓:心清净,一切清净,发心正,思维正,言行正。这就是佛为何宣说八正道的因缘。
在这里,愿各位有缘皆能生起菩提心量,清净心行,精进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