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产品设计。
上一讲我们通过用户研究,掌握了分析行业的趋势、绘制了客户画像、挖掘出了用户的痛点。这就是在做产品设计前的通关钥匙,拿到这把钥匙就可以开启设计产品的大门,可以把无形变有形,把想法变现实的过程。注意该过程极其酸爽也极其让人分裂。
产品规划,其实是需要调动你对该事物或行业的所有认知,去挖掘人性,洞察自然事物的运行规律而做出的一系列决策的行动。
我拿抖音这个超级app举例。
咱们思考一下抖音的战略目标:成为全球娱乐社交的综合性超级平台,这是非官方版。
产品定位:专为年轻人设计的一款制作音乐的短视频产品。
时间规划:切入点在2018年。
通过以上几个关键要素,我们可以确认抖音这款产品的受众人群是以年轻人为主、音乐类的视频产品。此时你的脑海里就可以勾勒出一幅图景,一个人拿着手机打开APP,可以加入背景音乐的形式录制视频,并且可以转发、点赞、评论等。
大家试想两个问题:
维度一:为什么抖音布局的载体是短视频?
维度二:抖音短视频驱动观看者流连忘返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当你认清了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就彻底明白。抖音这块产品的规划是做的多么牛逼了。
如何理解呢,事不宜迟,马上揭晓。
人类的所有行为是由于外部刺激所导致。而刺激的载体来源于信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信息的载体发展依次经过不规则符号、文字、图片、视频。这些载体如:甲骨文、短信、微信、抖音。
在移动互联时代崇尚碎片化阅读,以轻、薄、快、小为内容标准时,视频是移动端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读到的信息密度最高的内容的载体。而单位时间信息密度越高,就越有充分的内容能够表达你的诉求,更容易从七情六欲引导消费者的行为。4G、5G技术的商用让短视频得以快速崛起。 所以“短”“视频”应运而生。
咱们做个思想实验,下面有四个捐款箱分别放四种不同的宣传材料,让你捐款,你更倾向于捐哪个?
A. 一份列出阿富汗受灾事实的统计数字的资料;(抽象描述)
B. 一个4岁的男孩尾随中国维和士兵,只为喝口水的辛酸图片;(纯视觉)
C. 一个4岁的男孩尾随中国维和士兵,只为喝口水的辛酸图片,并且播着催泪音乐(视觉+听觉)
D. 一个4岁的男孩尾随中国维和士兵,只为喝口水的辛酸图片,并播着催泪音乐,让你品尝着由当地拿来的带有苦涩味道的自来水(视觉+听觉+味觉)。
答案显而易见是D,因为从A组到D组刺激人感官部位叠加,越容易触发人的情感,从而驱动人类做出的捐款行为决策。
这里的底层逻辑就是我们大脑进行决策是需要四个过程的,分别为接收状态(信息收集)、认知状态(信息处理)、情感状态(结果感受)、行动状态(决策)。所以让我们做出最终决策的,一定是情感驱动的。这也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痴迷于抖音所推荐的内容。这就是“抖毒”让我们的情感沦陷,这其实就是人性。
那么以上就是产品规划的灵魂,也是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
有了产品定位,接下来就是开启我们的脑洞,进行天马行空的功能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了。这时最关键的一步要穷尽用户使用场景。例如,上下班时间会打开手机刷抖音?旅行出行会制作抖音?需要有拍照、摄像功能,还能选择流行音乐?根据以上不同的使用场景就可以很轻松的罗列出功能。
界面设计,这个环节没有任何窍门,我一般会研究大量的同行业同类型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取长补短,找灵感,最终确定风格。但你可以做一个实验,把你想做的功能及场景全部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找朋友复述一遍,判断大致主旨是否满足你的初衷。接下来,你在用图形化的语言写出来,再请你那位朋友去识别是否与当初的文字内容相一致。这样基本就能断定你的功能和界面是否可以被第三方理解和认同。
交互设计,不同的终端,交互设计的理念是有很大区别的。PC端一般的交互动作比较简单,鼠标单击、双击、右击、拖拽、复制黏贴等,只要不反人类,简便即可。对于移动端,交互效果比较多,一般都是手势操作,一定要遵循常规的习惯动作。交互形式要统一、反馈提示一定要及时、必要时要做提示和引导、操作流程要简便。
以上就是我今天所分享的内容,爱生活才能懂产品,下次分享是团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