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乐心
#品《红楼梦》#
今天难得清闲,窗外小雨霏霏,在想睡又睡不着的迷糊午睡中,收听了《蒋勋说红楼》。越听越带劲,忍不住从书架上取下《红楼梦》又开始品读。
不同的年龄段,真的读出不同的味道。小时候看《红楼梦》电视剧,少女时看红楼书,那时只关注里面谁长得漂亮,谁厉害,为什么林黛玉一天到晚哭哭啼啼,还有这个大家族里面的恩恩怨怨,情情爱爱。讨厌宝钗最后和宝玉结合,为黛玉的死一直郁郁寡欢。
人到中年,看问题,看书的角度会有所改变。今天品读第一章,作者用带有神话故事的超现实,借贾士隐的梦境,把黛玉和宝玉的前生回放。黛玉的眼泪,黛玉的多情,源于她原是受天地精华的一株绛珠草,饥以蜜青果为膳,渴以愁海水为汤,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她为了报答三生石畔的甘露之慧,宝玉乃是赤霞宫神瑛侍者,日日浇灌绛珠草。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子也追随他下世为人,用一生的眼泪来还报。注定了此生两人的情缘。难怪宝玉初遇黛玉说了一句"这个妹妹似曾相识,我在哪里见过。"
"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第一章回,几乎囊括了后面所有的故事因缘。甄士隐与贾雨村,这两个人,一个从富贵到穷困潦倒;一个从落魄穷困到步入仕途。甄士隐的梦从抓不住的虚浮到看透凡尘,一夜间,失去女儿,祸不单行,府邸被烧,寄居岳父家,遭受冷眼,贫病交困,最后悟透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跟随一起云游四海。
贾雨村因受甄士隐的支助,赶考中举,走上仕途,一路腾达。正如他的词"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飞时"。他找准了对的人,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了贵人相助。等他做了官再回来报恩时,人世沧桑,恍若一梦。他许诺一定要帮忙找回丢失的孩子,也就有了后来他胡乱判案,互相勾结,狼狈为奸,鱼肉百姓的丑陋嘴脸和当时官场黑暗腐朽的内幕,刻画出贾雨村狡猾。这个人是现实生活中的官场活形象。他的还报是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起点。
贾雨村与甄士隐府中的那个丫头结合也是还报那多看的几眼。这就是神奇的命缘。古代男女授受不亲,谁敢直接盯着久看。而就是那丫头在第一次老爷府里相遇,不嫌他的衣衫褴褛,让贾雨村从此惦记那撩拨的情缘。丫头后来被收做了二房,生了儿子,升级为正品夫人。这就是人之间的缘分,这世上的相遇都是一种注定,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今听《蒋勋说红楼》,我从中也学习到一个经典故事:《锁麟囊》。这个故事讲的也是"还报之说"。一个叫湘灵的姑娘,被富有人家收为养女。出嫁的时候,养母绣了一个满载珠宝的锦囊,是为了女儿以后救急之用。而善良的湘林在途中遭遇暴雨,躲雨之时,遇见了穷苦的另一个出嫁女孩。她不知锦囊如何珍贵,当即赠送于她。后来湘灵被地痞无赖逼婚、入狱、逃脱、丈夫遇害,自己穷困落魄,无奈进了别人家做佣人。机缘巧合,她受雇的那家正是她曾赠锦囊的有缘人。为了报恩,这家夫君全心为她申冤。湘灵与丈夫重逢。如果没有当初的慷慨相赠,就没有后来的收留与转机。
《红楼梦》百读不厌,是人性与生活的解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