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4《教育是为了幸福的生活》(《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陈大伟)
摘录:
1、 我们期望通过教育学生的生活质量也能有这样的改变,那就是学生的生活质量水平有所提升生活质量差距有所减小。
2、 无论课程建设的前期设想多么美好,如果课堂上没有实践,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会付诸东流,都会终止在教学实践的面前。
3、 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能提升人的幸福生活能力,促进人的幸福生活。教育如果不能提升和实现人的幸福,教育的存在本身就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思考:
教育的意义或许是每一位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当知识学习不理想的时候我们便会思考自己的教育价值。或许就像陈大伟老师所讲的,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与提升学生的生活幸福感。在文中陈大伟老师将“学习”和“学生”是分开来看的,学生就是是学会生存的过程。这倒是我未曾思考过的理解。因为每一位学生未来都将面临社会的生存问题。所以无论是学识高的还是能力低的,都需要创造自己的生存条件,这是必然的结果。我们的课堂教育就处在关键的位置,对于课堂实践我们也一直在设计。但是我的疑惑是,这种实践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如果仅仅靠着那几分钟的课堂在线,我想是难以完成实践的价值的。
课堂设想是一种延续性的状态,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一堂课不能只是单单停留在现阶段。我们还要考虑到这堂课对未来的影响,对学生的未来影响是什么,我想唯有如此才能算是真正落实到课堂的实践性。所以凡是不具备延续性的课堂教学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至少这是我现在感触最深的一面。从我自己所带的学生身上体现的很明显。他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好像对于现在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以至于他们不能将以往的知识技能融入到今天的学习。同样的,如果这种知识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那么现在的学习对于将来的生存也将毫无价值。我想我们的课堂设想一定是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原则去进行的。不能仅仅是停留在中考或者高考之上,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的大情怀,和教育的无私之心。
课堂上我们应该教什么,特别是对于那些学困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力本身就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对于课堂上的学习要求就很难做到,对于这一点我想就十分的契合陈大伟老师所说的教育应该用于提升人的幸福生活能力,促进人的幸福生活。再怎么也得让这些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无论我们的学习有多强,最终都是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的。每一个人学习情况不同,但是他们对生活的需求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统一性,也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基本准则。用自己的教育力量去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让他们体会到人生的真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