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定位
在当下时代的的一个特质就是信息是一种动力,有人称信息为动能或者能量。但在我们日常的正常生活中信息有了区别于新闻和故事的效果,信息直接干预我们的生活。网络银行,微信支付等生活的现象,我们不得不对信息这个词汇扩大概念容量了,本文同意信息是能量的提法。
信息是能量的概念的产生后,信息的关联特点的研究就是本文的重点,信息在关联中产生的效果和发生作用。这是本文的前提。
没有产生的关联的信息是什么,有没有没有和人类的个体和人类社会发生关联的信息,如果没有那么人类的未知的观念就不存在了,那么会有未被人类关联的信息的现象,这是神秘学家和宗教人士的领域,对未知信息的接触产生人类社会的专业的人员。因为没有评估的数据,所以本身不涉及这种信息的看法。
传统信息的观念,口信、传闻、通知、说明、讲解都是模糊的现象传递过程,最原始的的现象动能过程,缺陷是信息损耗大,补救的方式是文字和声音的保存时这种信息的信息源头唯一性和独特性的定位。
这里的定位的概念是信息需要定位,本文只是遵循信息定位的条件展开,为什么信息需要定位,信息怎么定位,信息定位方法,信息定位的唯一性的问题不在这里展开。
人类在人类社会中产生信息和使用信息,于是对信息的和个体的关联的唯一性产生了要求,人类的个体信息的定位是人类的名字,民族,籍贯,年龄,性别,地域,和关联人和物。人类的个体信息定位是通过个体的关联逐层定位,区分彼此的。
在人类个体定位后,和个体关联的信息约束产生了配合性定位,围绕在个体定位的周围。这种信息定位的方式潜移默化在人类社会的关系中展开,人类的社会的关系和关系规制的制定和个体信息定位模式有关系。
传统社会结构的结构性的稳定是个体物理性定位和个体的信息定位模式的双重结构固定而带来的社会结构稳定,人类观察到的社会结构稳定和变动都只是这两种模式的表现的现象而已,物理定位和信息定位的现象。
物理定位是受到信息定位的干扰和影响的,比如法律规定一律只能在道路中间行驶这样的信息,会改变物理的道路建设,车辆设计和居住习惯。那么可以说,信息是改变人类生活的基础或者说是唯一基础。
在这个结论之后,问题是对信息的认知的扩展。信息不可消失性、信息动能的能量性、信息的非自我性、信息的公共性、信息的分享性、信息的叠加性、信息的定位、信息的私密。
信息不可消失是任何一种行为的能量只是转化而没有消失的原则,信息同样,如果可以以能量的认知看待,那么信息的不可消失性存在,那么这种存在的方式是即时性同步存在,就是当下看文字的人和一万年前的人类同时存在当下,这里不再细谈。
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就是信息能量性特点的描述。
信息没有自我的性是任何人和组织不能说信息是他们个人的其他人群不能使用,如果信息没有和个体物理范围产生物理性冲突,信息是不能称为个体的,在个体范围内的信息受到个体自我保护而已,信息没有个体性,如果信息有个体性,那么知识这种信息就不存在了。信息没有自我性。
信息全是公共资源,只是人类物理的处理能力区分了信息使用的次序,信息是公共资源。
信息只有在被使用和传播过程,信息存在性才成立,信息如果有意识的话,分享是信息意识的存在的基础,没有分享信息失去了动能。
信息的叠加性是信息在分享中会成长和完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变化动能,改变能力,产生更大的信息能量。
信息的定位,信息如果要理性和客观性的被人类个体使用,一定需要对信息进行定位,计算机的使用就是信息定位的一种方式,信息定位的方式还有许多可能,那要看对信息使用的动力而产生更多的信息定位的方式。
信息的个体唯一性,就是信息的私密性,但在信息的特点上,信息没有私密性,所谓的私密信息一定会被解读和转化的,任何不检点的信息一定会在其他的地方出现影响到信息产生者的生命的。
当下对信息的认知扩展后,其中最迫切的事物是信息定位,定位原则。
两点定位原则。信息只有一个点情况是产生不了传播的,只有信息的势能
三点定位原则。在信息需要立体传播中,需要和传播空间维度配合的定位角度,三维世界需要三点定位信息。
多点定位原则。在多维的空间内,如果需要使用信息,需要多维的定位信息。
定位的方式之一:信息名称、信息的属性、信息的内在结构函数算法,这样保证信息在人类的三维世界被知道和传播和复制使用。
社会的组成和信息的关系: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信息处理和保存和复制和物理过程的信息化过程,一切人类行为现象都是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现象和外在表现,改变人类社会结构从信息处理过程开始。
人的个体从头到尾是一个信息容器而已,如果人类个体一成不变了,那么人类的探索和实践的行为也就不复存在了,信息造就个体人类,信息形成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信息决定了未来,在社会科学角度,信息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合理化的研究基础。真实信息有价值,信息的道德属性和认为定义属性都是自我爱恋的一种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