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的叔叔于勒》的三重解读
凤台四中/王万丽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颇多成就,当我们细细品味这篇佳作时,不仅能加深对人性、对社会的理解,也会懂得为什么这篇小说会博得大家的青睐,并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一直保留的篇目。
关键词:拜金 人性 解读
《我的叔叔于勒》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的名篇。作为一篇传统课文,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保留至今,无数人同我一样上中学的时候阅读它,感受它;无数教师也同我一样备课时认真阅读它,上课时和学生一起被它感动。那么作为本文的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本文将从三个层次和大家一起解读这篇文章。
一、初读文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拜金主义)
初读这篇小说,我们不难得出以下观点: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展示了小资产阶级爱虚荣、向上爬的卑俗心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是“冷酷的现金交易”,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腐朽。
1.名家点评谈主题
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说过“莫泊桑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写当时法国中下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写小市民、小职员、小商人等等,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琐事、种种遭遇之中,从他们的言谈行为、心理变化之中,自然地而又深刻地写出资本主义社会种种黑暗、污浊的阴影:虚伪,贪鄙,欺诈,冷酷,糜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属于前一类作品。”
2.作家风格显思想
1850年8月,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3. 创作背景探人情
《我的叔叔于勒》最初发表于1883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的时期。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出现了延续二十年的农业危机,工业技术发展缓慢,工业危机也时起时伏。财政寡头为了转嫁危机,一方面向国外大量投资,加紧侵略殖民地;另一方面,在国内加紧盘剥劳动人民,使小资产阶级大量贫困破产,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同时,在文化思想上更加紧用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蚀毒害广大群众。这篇小说所报写的小资产阶级日益贫闲的境遇和他们海外发财的幻想以及拜金主义的人和人的关系都清晰地反映着时代的面目。这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表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4.虚伪冷酷因拜金
菲利普太太是个精细机敏,尖刻泼辣,虚荣心强的小市民的妇女,由于贫困,她一面极力节俭度日,勉强支撑门面;一面又经常迁怒于丈夫,说刻薄话发泄怨气。菲利普的性格,没有菲利普太太那样锋芒毕露,比较软弱老实,遇事容易慌张,随机应变不如菲利普太太,但爱摆架子的习气,似乎又有过之。他们两人对待于勒的态度,或亲或琉,或褒或贬,都是以金钱利害关系为转移的,看后,令人觉得可卑、可厌、可怜、可笑。但他们并不使人觉得可恨,因为他们既不是阴险狡诈的歹徒,也不是胡作非为的恶棍,只不过是拜金主义的可怜虫而已。
如果读完《我的叔叔于勒》,仅仅只有以上解读和感悟,我想这样的解读是肤浅的、不深入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同时也说明我们没有深入去研读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这一代表作。于是我对本进行了二次解读。
二、再读文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拜金主义之外的人性)
1.虚幻的海市蜃楼,残酷的现实生活——悲悯?批判?
于勒始终是菲利普一家孤悬海外的一个希望,是这个穷困家庭为自己设想出来聊以自慰的一个美好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于勒象征着社会底层小人物无奈人生中的灰色希望;是希望,但不可能实现,一经触碰就化为虚无,这恰恰反映出小人物的悲哀和理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而这篇小说恰恰犀利而无情地揭示出了这种希望凋敝的过程。用虚荣之类的措辞来指责这个家庭是不合理的,一个卑微的家庭在深受贫穷折磨后仍然能够对生活抱有体面的希望这是值得尊重的;至于在船上不与于勒相认,固然有其个人利害关系的计较,但仍然情有可原,菲利普夫妇看似无情的表现其实包含着生活的迫不得已——“贫困的生活导致了美好人性的缺失。菲利普一家的天性还是善良的,但是当时的处境让他们有了那样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泊桑给予这家人更多的是悲悯而非批判。
如果我们细读课文就会发现,菲利普一家人其实不是那种穷凶极恶,诡计多端的拜金者,势利鬼。他们更多的是无奈!当他们知道于勒叔叔没什么“花头”的时候,更多的是“害怕”!而不是愤怒!菲利普是“害怕”,怕扯上关系,影响自己生活。其实这种心理还是朴素的。
《我的叔叔于勒》很早就被编入教材,从建国后,到八十年代,我们一直都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的罪恶!在那个动则就是以资本主义社会拜金、罪恶、倒退为主题的年代里,《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解读也只能如此。今天我们细细读来,慢慢品味,很容易就会体会到这篇小说不仅仅是揭露批判人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的时候,也深深地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
2.“最好”的结局——无情?无奈?
于勒在文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他以前无赖,是个流氓,被送到美洲后赚了些钱的后来又沦落了。后来他到“特快号”上打工,但他没有回去求救他哥哥,这是他自力更生的表现,认识到自己以前的一些错误,这是他人性焕发的表现。
也许于勒会这样思考:已经是个老头了,回到家的话又有什么活给他干呢?在这里还能有吃有住,这也许对于他这样一个老头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如果他回来破坏了二女儿的家庭,会让大家更厌恶他。那么这里对于他是一个较好的环境了,没有人赶他。况且他还吞了父亲的钱没有还,怎么还有脸回来呢?
从菲利普夫妇的立场看,他们不认于勒是由于于勒从前旳恶行。将菲利普一家旳生活拖累到贫困中而不能自拔。而且菲利普对弟弟还昰宽容旳,不然怎么会给他占有自己的家产呢。客观地说的来说,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跟于勒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他还吞了父亲的钱没有还。本来菲利普夫妇的生活就十分窘迫穷困,还怎么接受一个从前伤害过家庭的人呢?
从道义上讲,菲利普夫妇起初遗弃弟弟与后来的躲避弟弟是错的!但躲避弟弟也是无奈之举,否则女儿的家庭会被破坏,家境会更穷(菲利普夫妇穷怕了),还会招来很多闲人闲语。所以这“最好”的结局,并仅仅因为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更来自于当时的社会造成得无奈!
三、读文本——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拜金主义冲淡了人性)
1.比一比,更明了(若瑟夫——黑暗社会里的一缕曙光)
文章通过线索人物“我”对于勒叔叔的表现,与菲利普夫妇进行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出作者对菲利普夫妇的拜金主义的批判。在若瑟夫的眼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同义反复的判断句,强调了这种联系的真实性,表达了若瑟夫的正义感和怜悯心。若瑟夫克制冲动平静地喊出“先生”后,又冒着被母亲指责的危险多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在被拜金主义冲淡了人性的菲利普夫妇面前,若瑟夫的表现则是那个社会里的一缕曙光。
2.删改致误差(被教科书编者省去的原文的开头和结尾)
这篇小说被编入课本时被删减了开头和结尾,这样确实能使小说情节线索清楚,不蔓不枝,主要人物关系表现得更清楚。但同时也削弱了读者对人物心理的进一步的了解。
原文开头是:
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乞讨,我的同伴约瑟夫给了他一枚值五法郎的银币。我吃惊了,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故事:
这个可怜的人使我记起了一个故事,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这件事我一直没有忘记过。你听我说吧。
原文结尾是:
从此我就永远没有再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了!
这就是你会看见我有时候拿出一枚值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者的理由。
看了原文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很明显能感受到若瑟夫对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叔叔的不满,也能够看出这件事对若瑟夫一生的影响。从这可以看出莫泊桑在悲观地描述社会现状时,希望找到生活中的亮色,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心灵上的温暖,希望能救赎那渐行渐远逐渐世俗化的灵魂。若瑟夫的形象正是这种思想的展示。
《我的叔叔于勒》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颇多成就,当我们细细品味这篇佳作时,不仅能加深对人性、对社会的理解,也会懂得为什么这篇小说会博得大家的青睐,并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一直保留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