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接上一篇
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就得先重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脸谱,都有哪些脸谱。
你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就得扮演你当下现实中正常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走在你追求的路上,而不是躲在虚伪的面孔之下,看到自己的所有的脸谱,摘掉那些让你自己都讨厌的面具,重塑自己的形象,让自己看到一个让你身心愉悦,积极阳光的自己。
但是要怎么做呢?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离我目前最近的自己的面孔是什么?
为什么打这么多文字,从一开始我起的标题是你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就必须保持正确的人生态度。
起了这么一个有头无尾的标题,到现在长篇大论的已经是第五篇了,却没有任何关于人生态度的话题论述,一直都没有解释过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才属于我所谓的保持正确的人生态度?
没做过任何的论述和解释。只是起了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标题,就开始毫无逻辑的表述着我想要表达的内容。
表达出的内容,既像是有点道理的样子,又像是扯东扯西。时不时的看见好像有点逻辑,一会儿又看起来杂乱无章?
立个标题,头绪都没理到一半,连个框架都还没有,就开始新的标题,“你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没有论述完,“正确的人生态度”也没有概念,就又冒出来一个新标题:“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得重新认识自己”
因为我自己就处在一个看不清自己的状态,复杂的多面形象中,希望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形象,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一直在找自己的问题,起一个标题不是要清晰的表达自己的一个中心思想。
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时而迷茫,时而仿徨,又想传递自己脑中的某个理念,又想给自己立一个证明,证明什么?证明我自己的态度么。
什么态度?审视自己的态度。
这是在自证的路上,不断的反问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根据经验的汇总和自己展开不同面孔下的思维辩论。
写这些内容是在自我反思中,想为自己找出好的出路,毕竟如今的我已经是负债累累,财务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将会一直处在倒退阶段。这也是我在上一篇中提到:“你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有钱人的生活”这样有标题无结尾的自问自答的话题的原因。
我想要找回真实的自己,镜子中的我,已经是在现在的环境中多面孔的我了,而多面孔的我,其中有一部分是曾经我喜欢的自己,还有很大一大部分都是我曾经最讨厌的面孔,我也重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出现这么多我讨厌的面孔。
已经出现在了我自己脸上,我却始终消不掉。
就如我写的好几个标题,只是因为想要回顾一下自己,记录一下自己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的感悟,同时给自己失意的人生找找原因。
一开始我只是用一支笔,一个纸质的笔记本,一边思考,一边信手涂鸦的记录自己的想法和下一步规划。可是在本子上记着记着,就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是零散的。回过头来看好像有道理,又好像没什么实质的东西,而且我本身字写的不好,乱糟糟的,就想着用手上的这个工具吧,一方面能让我更集中精力的反思自己,一方面因为用手机打字打字,就像在编辑文章了,总得语句通顺,有条不紊吧。
可是当我点开手机,准备输入的时候,陷入过几个小时短暂的纠结困境中,那个困境中就出现过一次和我字初心不吻的形象。本来初心的目地是为了反思一下自己,质问一下自己。可是我却开始纠结怎么开始写这篇文章,为了想一个完美的开始的话题,我在不断的绞尽脑汁的想,其实只是一个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人生真实感悟的记录,我用手写的时候,也是在思考,不过脑中的思绪不会打扰我手写的速度。
可是我用手机作为工具的时候,却为了显示自己的论述多么合理,多么有说服力,有多么高深的学问水平,以及多牛逼的文字驾驭潜能,为了达到自己认为的高水平的效果,我开始想与众不同的话题,开始想华丽的词汇,直击人心的语言表现方式。
就这么想着想着,自己居然忘记了,这只是自己在疫情封控闲余期间,想要给自己消磨一下无聊时间同时,总结一下这么多年一事无成的原因,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为自己未知的未来,做一个详细的计划,这本来没有错,消磨无聊时光的同时,贴近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记录。
可是打开手机键盘就开始绞尽脑汁的去想整么成就一篇完美的文章?
这是不是一种自我目的偏离得形象,反应出了自己在过去行进的路上,一直没太在意,没有及时发现的个人缺点。不管我们使用什么工具,能我们的真正目的所用就是好工具,不能,那就是鸡肋。明明拿到一个好工具,可是却因为工具好用原因走出了偏差,这是不是这反应出了自己的问题?给自己的失败又找出一个原因?
想要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虽然偏离了原来的目地,但是能让自己整理出更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偏离得不太远,如果能运用的好,那么在自己以后的路上更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也算是一件好事。带着谨慎,深思,自我探索这个态度也没有错,可是在自己有限的认知范围,和有限的文字驾驭水平内,没有出来好的作品,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是为什么因为在自己短暂时间内没有出来自己满意的内容,从开心乐观积极的状态,变成了恼怒,郁闷,不开心的状态。这不就是我自己都讨厌的形象么?
这个状态维持了很长时间,忽然想起来原来的目地,然后终于又调整回原来的位置,这像不像我们在追寻的路上最常犯的错误。
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失误,及时调整就可以快速的回归主线。因为我们的粗心大意,小失误不断的重复累积,最后变成了最大的累赘。最终延缓了到达目地的的周期。更严重的是一个个小小的偏差失误导致我们逐渐的偏离正确的主路。
如果说延缓的脚步,拉长了我们到达目的的周期。只要我们发现的早,也可以通过经验的累积为我们凝聚更多的能量,那也算是我们打造的一件好工具。
那么一个个小小的偏差失误,导致我们偏离正确的主路就将会是我们最大隐形杀手。
在这么一件现在就在发生的小事上,我发现了自己诸多的失误,这样看来,我好像不该有那么多的抱怨,也许那张让我自己都讨厌的脸,以后出现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一段自己有头无尾文字,就引发了我怎么多的问题,后面我又通过不断的反问,又发现了许多自己性格上的缺陷
就是在这个信手涂鸦短短的千字范围内,一路都在不断的出现我的各种面孔,自己经常性的不知道自己是哪张面孔。
每张面孔都会是不同情绪下自己的形象,真正的去认清自己不同的形象,才能找回真实的自己。
既然我短短的一篇文字,发现了自己那么多的问题,我就继续反问自己。
我写段文字,到底是想认真的思考自己,给自己做个总结,还是想要以一个牛逼的老师形象去完成有价值的内容。
如果是为了反思自己,总结以往的经验,大可不必纠结文字够不够华丽,主题够不够标新立异,因为自己的东西,水平在烂自己都能理解内心所想表达的内容。
如果是为了显示自己写的内容有水平,给自己找成就感,想要获得别人对自己写的内容的认可,所有的人都不是傻子,我只是换了一个词,难道不是一个意思么,我为什么要在那里纠结用什么标题?所有人看过的书籍,网络获取的零散知识,只是用的语句不一样,什么大道理,小道理谁都能明白,我为什么要纠结?
如果我没有取的别人的认可,是不是又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那么在写之前的自信是否又会被打破,而我所谓的自信的目地是什么?
是懂得整理自己的思路,把过往的经验,汇总成能够对自己未来有一定帮助的自我激励方式。
那么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自己真实的案例,难道不能给自己起到激励的方式么,一定要做成条理清晰,观点新颖,异与常人的天才般的教科书式的级别?
就像我之前在笔记本上给自己做的总结写的一段话一样,自己明明还在幼儿园阶段,却总想要去给自己交一份完美的大学答卷,这到底是自我要求高呢,还是自以为是呢?
交不了大学答卷,不认真的抓紧时间,先完成幼儿园的入门累积,停步不前不说,还开始抱怨,心生不满。
这又像不像我们很多人,当前的个人能力所处环境还处在温饱阶段,却想让社会给我们回报有钱人的待遇。傻子都知道,怨天怨地怨父母都没有用。整天发发抱怨牢骚,有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