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晚安
不久前大学本科舍友聚会,大家五湖四海聚到一起,不免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酒至半酣,晓宇拿出手机,打开微信,跟妻子道了声晚安。
放下电话,晓宇不好意思的对着大家说:“习惯了,不然我睡不着,她也睡不着。”
我不由得想起晓宇的故事。
晓宇和他现在的的妻子琳上高中的时候就在一起,十年前高考的时候分隔两地,晓宇来到了西安,琳留在了老家。
于是每天晚上的电话粥成为了晓宇的必修课。初时,宿舍里没有接电话,手机也没有普及,晓宇就每天晚上到校园操场边上的电话超市去排队给琳打电话。打电话的人很多,地方又小,夏天的时候蚊虫很多,等候的地方也没有凳子,要一直排着队,经常一晚上下来就是满身包,加上每个人打电话的时间都很长,轮到自己的时候通常都是很晚。
记得有一次夜里十二点晓宇还没有回宿舍,睡不着的我们就出去找晓宇,正好看到电话超市老板要关门不给晓宇打电话,晓宇正在跟老板反复保证只说一句话,一句话。老板无奈的挥挥手,晓宇开心的拨通了电话,真的只说了一句晚安。
回来的路上,我们问晓宇,一句晚安有那么重要吗?
“习惯了,不然我睡不着,她也睡不着。”晓宇不好意思的说。
后来,宿舍接了电话,但是需要学生自己买电话卡才能打,于是晓宇的抽屉里堆满了厚厚的一摞电话卡。好在不用再深夜到电话超市去排队打电话,但每天晚上都要打很久,为了不影响我们休息,晓宇每到十点就会搬个马扎,将电话扯到楼道里开始煲电话粥,偶尔半夜起来上厕所总是能看见晓宇在昏暗的楼道里跟电话那头说晚安。
再后来,手机慢慢开始普及,晓宇的抽屉里收集的不再是电话卡,而是手机充值卡,又是厚厚的一摞。每天晚上回宿舍之后,晓宇早早的洗漱之后就躺倒了床上,一边给手机充着电,一边给琳打电话,电话的内容从吃饭到穿衣,再从舍友到学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到我们都要睡觉的时候,晓宇就会拉过被子将自己埋在里边,轻声轻语的跟琳打电话,当然,电话的结尾还是那一句晚安。
再后来,大四的时候宿舍拉了网线,有了笔记本,晓宇开始跟琳用QQ视频聊天,每天回到宿舍就是洗漱完躺倒床上,支开小桌子,拿出笔记本,登陆QQ开始视频聊天。晓宇双手终于解放出来,不用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撑着被子,现在躺着说话就可以,但只能说到宿舍熄灯,所以这一声晚安通常都会在熄灯之前。
毕业后,晓宇去了深圳工作,而琳却考上了当地大学的研究生,依然是两地分开,过了三年,琳毕业,和晓宇结婚,晓宇也从深圳回到了老家工作,两人终于结束了两地分离的局面,婚礼上,才知道原来在晓宇深圳三年工作的时间里,那一声晚安从未间断,一直延续到现在。
十年的时间,变了沧海,换了桑田,唯有那一声晚安抵御了时空,从未改变。总以为时间和空间会不断的改变我们,而我们也会一直被适应被改变,却不知有一些习惯只有经历了时间和空间,才会回味悠长,幸福满满。
这就是我讲的晓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