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从“钱荒”到“资产荒”(桥水投资 ID:GoldXmen)

<p><img src="http://blog.pic.xiaokui.io/c907bcecf913e0fc2f1785e8e20dae90" /></p><p ><span >来源:央行观察</span></p><p ><span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span><strong >授权</strong></p><section label="Copyright © 2014 playhudong All Rights Reserved." donone="shifuMouseDownOther('shifu_o_040')" ><section ><br /></section></section><p><br /></p><p><span > </span><span >如果说我昨天就把今天的市场预测到了其实有点牵强,但是可以说今日的走势也基本在预料之中,当前的走势整体处于中规中矩的震荡之中,涨涨跌跌都在安全的范围内,说安全也是是因为震荡上涨的趋势仍没有打破。</span></p><p ><span > </span></p><section ><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ection ><section ><span ><section >“</section></span><section ><section ><span ><strong >在现代信用体系下,货币就是一张欠条。按照欠款人自身的信用由低到高,欠条被认可的程度和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货币也就由此形成了由低到高的层级</strong></span></section></section><section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ection ><section ><p ><span ><strong ><br /></strong></span></p><p ><span ><strong >文\赵博文</strong></span></p><p ><span ><strong >供职于银石资管,央行观察专栏作家</strong></span></p></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ection ><section ></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ection ><section ><p ><span >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货币。货币是一种信仰,从人们刚一出生就开始根植于内心而且根深蒂固。因此,<strong >我们研究货币流向哪里,实际上就是研究人们的信仰去到了哪里。</strong><strong >而信仰,是建立整个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的基石。</strong>任何时候,如果信仰不在了,即使之前有过再稳健的金融,再繁荣的经济,都会在瞬间崩陷。07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出台的各种救助方案,无不是为了重建人们对经济的信仰,但目前并未成功,徒然耗损、稀释了人们对国家的信仰而已。<strong >笔者希望通过货币的流动,尤其是纵向流动,构建货币的框架,以此解释之前发生的“钱荒”,以及当前正在发生的“资产荒”。</strong></span></p><section ><br /></section><p ><span ><strong >首先,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的去看下货币是什么。</strong>货币可以是任何形态(历史上,贵金属、贝壳、羽毛、兽皮、香烟等,都曾经被用来当做货币使用),也可以没有形态(银行电脑里的一个数字),因为无论什么,都只是货币信仰的象征符号而已。弗里德曼在《货币的祸害》中曾经描述过一个石币之岛——雅浦岛(属于太平洋上加罗林群岛),岛上生活着大约6000居民,他们以石头作为货币,谁拥有的石头越大,大家就相信他越富。由于石头过于巨大,几乎无法移动,所以岛上居民的多数交易都只是记账。后来德国人殖民了这个岛,要求岛上居民修建公路,不修路的就要纳税。起初岛上居民并不在意,因为巨石根本无法移动,所以很难征税。德国人为此也很伤脑筋,但终于想到一个方法:派出征税官去各家,只要不出人修路,就在这家的大石头上画一个黑色的叉子,表明这块石头被征税了。岛上居民被吓坏了,都乖乖去修路,等路修好后,德国又派征税官把大石头上的叉子擦掉。一画一擦,路修好了,岛上居民也又觉得自己有钱了。</span></p><p ><br /></p><p ><img src="http://blog.pic.xiaokui.io/f3da06460e8d3ae49c21842c5ceeb317" /><br /><span ><strong >雅浦岛上的石头货币</strong></span></p><section ><br /></section><p ><span >如果觉得聪明如我们,断然不会以大石头作为货币,更不会相信画了个叉就穷了,我们可是只相信黄金的,黄金自身就很有价值,不需要信仰去维持其价值。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1932年法国担心美国不再能盯住黄金,因此要求将持有的美元和美元资产兑换成黄金,由于黄金太重无法从美国运走,因此,美联储官员就进入美国自己的金库,在其中几箱黄金上画了黑色的叉子,说他们属于法国了。此举直接导致了美元暴跌,美股暴跌,和美国银行业的恐慌。难道说画了叉子的黄金就没有黄金的价值了吗?唯人们的信仰不再了而已。</span></p><section ><br /></section><p ><span ><strong >在现代信用体系下,货币就是一张欠条。按照欠款人自身的信用由低到高,欠条被认可的程度和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货币也就由此形成了由低到高的层级</strong>。需要说明几点:</span></p><section ><br /></section><ul ><li><p ><span ><strong >每一层级的欠条在出现信仰危机时,都会向上一层级形成需求</strong>:比如基金份额是基金公司的欠条,但当去年7月股灾时,人们纷纷赎回基金份额,变成了银行存款,因为存款是银行的欠条,相对于基金份额来说,在危机时更值得信赖;但当人们对银行本身的信仰不再时,就会发生挤兑,到银行提现,而现金是中央银行的欠条;但当去年人民币贬值时,人们干脆会将人民币换成美元,甚至是黄金。</span></p></li></ul><section ></section><section ><br /></section><ul ><li><p ><span ><strong >每一层欠款人之间的交易,都需要信用更高的上一层级的欠条作为结算手段和支付保障</strong>。比如A基金买B基金的资产,需要A基金把自己的银行存款给B基金,而不能是基金份额。C银行买D银行的资产,需要C银行把自己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给B银行,而不能是银行存款。而国家之间的结算,也必须是该国持有的美元等大国货币。</span></p></li></ul><section ></section><section ><br /></section><ul ><li><p ><span ><strong >每一层欠款人在信用扩张时,都要受到自身所拥有的上一层欠条的制约</strong>。比如基金公司需要保有一定比例的银行存款;商业银行需要保有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各国央行需要保有一定比例的美元等。因此,上一层货币放松或收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到下一层的信用扩张。</span></p></li></ul><section ></section><section ><br /></section><ul ><li><p ><span ><strong >即使同一层欠款人的信用扩张,也会因流动性不同而需要更为细化</strong>。比如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按流动性划分,就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银行票据、银行债等。习惯上,我们只将前两项计入货币,但这只是统计概念而已,并不改变其他几项也具有货币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准货币”。</span></p></li></ul><section ></section><section ><br /></section><p ><span >在明确货币层级之后,我们简单示意货币的纵向流动:<strong >黄金→美联储基础货币→美国银行存款→央行基础货币→广义货币→基金/理财份额、商业票据等。</strong>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在一定程度上,美联储是各国央行的央行,美元是基础货币的基础货币。当然,实际的货币流动并不是如此简单直接,比如商业银行的广义货币扩张,可以直接通过美元结汇,形成商业银行口径的外汇占款,甚至可以来源于银行购买房子、汽车形成的“占款”。而中央银行的信用扩张,虽然部分取决于黄金、美元和美元资产,但更多是法律赋予的信用和权力。因此,<strong >上一级货币是“松”还是“紧”,对下一级货币影响有限,更多需要在本级找原因。当我们讨论“钱荒”还是“钱多”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是哪一层级的“钱”。</strong></span></p><section ><br /></section><p ><span >2013年初,银监会8号文对理财投资“非标”比例做出限制,很多当时投资“非标”超比例的银行,为规避监管,将“非标”纳入表内同业项下,原本由广义货币对接的“非标”,进入银行同业项下后就变成了由基础货币对接,要靠银行间超储资金的不断拆借,去维持一个很大的“非标”资产,导致13年下半年,虽然超储率始终维持在2.1—2.3%,但资金面依然很“薄”。根据费雪的货币恒等式MV=PQ,当银行超储M不变时,“非标”加入同业资产使得Q变大,因此货币流通速度V必然加大。我们看到的是银行同业往来资金规模加大,链条加长,换手频率加快,波动加剧,银行间同业杠杆率大幅上升(同业杠杆率 = (银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 银行持有金融债 – 实收资本)/ (超储 + 库存现金))。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超储不低,但“钱荒”不断。<strong >直到14年初,银监会接连出台11号文、127号文,将“非标”清出银行同业项,同业杠杆率下降,萦绕了13年整个下半年的“钱荒”才终于结束。</strong>另外,“钱荒”只发生在银行间市场的基础货币层面,而实体经济的广义货币并未受到太多影响,我们看到的现象是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但实体经济利率变动不大。说明不同层级货币之间,虽有影响,但较为有限。</span></p><section ><br /></section><p ><span >我们再看“资产荒”。首先我们需要澄清:“资产荒”是伪命题吗?每一笔负债都一定对应有一笔资产,资产和负债同生同灭,比如理财的负债是企业的资产(因为企业买的理财份额),理财的资产是基金的负债(理财购买了基金份额),基金的资产又是企业的负债(基金购买了企业债),每一个机构都得到了资产,我们看不出资产“荒”了。</span></p><section ><br /></section><p ><span >但<strong >如果我们从货币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资产荒”是相对于货币来说,钱多资产少。</strong>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资产荒”,所有机构都在说“钱多”,这里的“钱”指的是广义货币。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虽然广义货币越来越多,但银行间市场资金却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strong >造成“资产荒”主要由于一方面可投资产减少:</strong>15年下半年开始,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地方政府债务再次入表,加上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都不大。<strong >另一方面货币增加:15年以前城投平台的债务融资,更多依靠理财资金对接,理财资产方生成城投债权,负债方生成理财份额。</strong>但理财份额几乎没有流动性,所以不会再次流转,也就不会形成新的购买力。但伴随地方政府债的发行,替换了城投平台的融资后,地方政府债权进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资产方,负债方生成M2(大部分是M1),流动性高,可以不断转手,不断追逐更多资产,形成新的购买力。同时,由于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降低,因此主要形成了对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追逐,造成货币“脱实向虚”。</span></p><section ><br /></section><p ><span >需要说明的是,15年和13年都发生了资产入表,而且15年初的时候市场确实也曾担心会出现13年的情景,但<strong >很快发现央行不断放水对冲,而且地方债发行募集资金大部分都停留在银行账上,没有被央行收走,因此没有造成基础货币的短缺</strong>;与13年的入表,基础货币在银行之间不断相互拆借完全不同。而且,13年入表是B银行表外存量资产入到A银行表内同业项下,A银行资产方超储减少,资产方同业资产增加,对负债方没有直接影响。B银行表内资产方超储增加,负债方银行同业负债增加。对M2都没有直接影响。而15年由于债务置换存在时滞,所以有很多增量资产入表,而负债方由于财政很快划拨给企业而生成了一般存款。</span></p><section ><br /></section><p ><span >总结来说,“资产荒”来源于广义货币派生多了,却没有进入实体,而是通过理财、基金等渠道,在资本市场加速流转,追逐金融资产,造成收益率不断走低,低到不敢再买但又不得不买。真正的生息资产少,高息资产少。理财份额、基金份额这类资产本身并不生息,如果最终不投资实体,则这些份额的增长只能依靠货币增长来维持。这种类似庞氏骗局的增长泡沫注定会破灭,问题是什么时候?笔者希望后续与大家探讨。</span></p></section></section></section><p><br /></p><section label="Copyright © 2014 playhudong All Rights Reserved." donone="shifuMouseDownOther('shifu_o_040')" ><section ><br /></section></section><p ><span >©Copyright</span><br /></p><p ><span >桥水投资推荐作品|尽情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授权</span></p><p ><span >欢迎吐槽|欢迎聊天|欢迎打赏</span></p><section label="Copyright © 2014 playhudong All Rights Reserved." donone="shifuMouseDownOther('shifu_o_040')" ><section ><br /></section></section><p><br /></p><p ><img src="http://blog.pic.xiaokui.io/8f7c772ac3c85a93bec98e73730ecc53" /></p><p ><span >(欢迎点击关注</span><strong >桥水投资</strong><span >)</span></p><p><br /></p>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A4MTA0Nw==&mid=2658534097&idx=3&sn=6cdacf0710fce7492ba22542b848e176&chksm=f1207b69c657f27fb25127965cd868bfa1c4964a61bc8a000aa6e0ba5f2c7992c1fc5969766c#r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042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9,996评论 2 38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674评论 0 34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40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04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49评论 1 28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02评论 3 40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62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1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577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58评论 4 32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48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2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52评论 1 26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7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52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