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易云音乐的小伙伴都知道,李志,赵雷每次有新作品的时候,网易都会在首页进行专辑和作品的宣传,所以即便我不是每天都听民谣,但对这些民谣和“唱着故事的诗人”还比较熟悉。最近,一首《成都》爆红,大家都在感叹赵雷让多少人感动,陌生人对于成都那个城市也非常向往,去过的人也非常怀念,就像思念自己的家乡,或者留恋那个曾经打拼和生活的地方。《成都》这首歌和赵雷的故事就像《南山南》和马頔、《董小姐》《斑马斑马》《安和桥》和宋冬野、《模特》《李白》和李荣浩等现象的走红,大街小巷都在传唱。湖南卫视和《我是歌手》特别会捧红明星,去年这个时候,徐佳莹在《我是歌手》上演唱的时候,《修炼爱情》《失落沙洲》这些歌也是我们手机歌单里面恨不得单曲循环一辈子的歌,现在再听到这首歌,也一样会感动,但是就像奶油一样,有饱腹感,我可能很难再将它单曲循环了。就像宋冬野在微博上说的那样“如果有机会路过安和桥,还请大家不要往桥上写字刻字,那是我家,它现在已经变成个没灵魂的水泥桥了,本来就心疼,看到桥上刻的乱七八糟的,更难受。也别说什么宋冬野你骗人,桥下的水一点也不清澈!安和桥下一直是条臭河,重要的是人心里清澈,河也就清了”。所以当我听到很多人要去成都,我感到担忧,你学不来别人的思念,你也有自己心中的“成都”。关键是心,曾经《非诚勿扰》上女嘉宾说去西藏能净化心灵,孟非说“心里肮脏去哪都没用”。孤独的人偏爱民谣,温和细腻,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有一种大俗大雅的美感,无论是不羁和安静都能引起共鸣,是一种自由的具象。民谣安静时知心,喧嚣时静心,虽简简单单,但不会是平凡。我记得第一次听《少年锦时》时的惊喜和共鸣,还有听尧十三作品时感到的自由和直白,听《安河桥北》专辑时的忧愁和遐想,听《活着》时的洒脱和无奈,对于民谣,我想我没有发言权,但我想无论你喜欢的是哪种音乐风格流派,好好听歌,别装逼(调侃而已)。我希望让你感动的是故事和情感,而不是逼格。
“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人矫情起来,听什么都像在说自己”
“为什么你们成都人有成都,我们石家庄人只能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呢”
“为什么成都人写不出《成都》,在成都生活的人也感受不到那种情感?”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赵雷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听民谣了,但是在我眼里,他们那副自以为是的样子真是让人恶心”
“如果马頔小时候不认识舒傲寒,董小姐也没有牵宋冬野的手,赵雷没去过南方,尧十三错过了他的北方女王,祝星一开始就很爱陈粒,民谣还只是小众音乐,你还是面不改色,生活没有因此变一丝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