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际、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时,才能够促使本民族的文化不断增强,唱响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强音。但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坚守本来的所有文化,而是在其基础上保留优秀传统文化,并坚持不断守正创新,让文化跟随着时代持续焕发新的生机和迷人的光彩。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在五千年里我们孕育出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这些优秀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仍让处于几千年后的子孙们感受到先辈们的智慧。近百年,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中孕育出来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沉淀了自古以来的中国人民的热血斗争与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命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要推进这一要求,必须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价值内涵,不断厚植文化自信的历史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能古为今用、守正创新。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有时让我们失去欣赏传统文化的耐性,快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好像渐渐没有时间去缓缓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现如今短视频平台的热度,似乎也给这些慢慢消失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个走入大众眼球的机会。当固守一方水土的传统优秀文化遇上高科技,人们便多了认识它们的机会。而这些文化也在高科技的加持下不断更新迭代,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需求。比如近两年来,河南卫视的各大晚会频频被大众称赞,从春晚的唐宫夜宴再到端午晚会的洛神赋,它们做到打破千篇一律的节目内容,真正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5G和AR的技术展现到观众眼前,将书中的内容以大家更能接受与理解的方式融入到节目中,保留了传统的内涵却有更加新颖,真正做到守正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文化的长远发展而言,传承是必须的,但也是离不开创新的。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理念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更新发展,叙写我国五千年的文化根脉,谱写新时代的文化篇章,成为中华儿女屹立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