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潭


入景区,辄见“开天气象”四字之坊,乃宋理学家朱熹所题也。南宋之时,一代名臣陈傅良闲居其家,于仙岩寺西首设书院讲论,开永嘉学派之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慕其名,访陈傅良,与其“切磋”理学,去而留题八字金言“溪山第一”“开天气象”二匾。后人立坊,将“溪山第一”原迹托刻其首以记之,亦以此坊为仙岩山之大门。



梅雨潭因朱自清《绿》文而名,潭果如文所状葱绿。风起,点点飘洒,此乃朱笔底之潭。其开篇描绘此美景,文辞富诗情画意,令余对梅雨瀑生向往遐思。

潭水深,自石穹门至潭边,水珠、雾气、绿水、悬崖,成奇妙壮观之图。潘耒《游仙岩记》云:“常若梅天雨,故名梅雨潭。”此奇观使朱自清先后两次来此“追神光”,与潭结缘。有人刻“绿”字于潭旁,以纪朱之《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到瓯海,不去看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梅雨潭,总不甘心。 是冬天的上午,细雨斜飞,天色阴沉,微风薄寒,地面泥泞湿滑,景区...
    域空阅读 487评论 2 3
  • 到瓯海,不去看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梅雨潭,总不甘心。 是冬天的上午,细雨斜飞,天色阴沉,微风薄寒,地面泥泞湿滑,景区...
    域空阅读 421评论 2 1
  •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朱自清先生这么写道。而我,第一次去仙岩,就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在...
    东三省阅读 1,284评论 3 114
  • 下午,我们转去仙岩,为的是欣赏梅雨潭。 进仙岩景区入口,最先看到的是圣寿禅寺。 外观禅寺,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很...
    渔歌子_e98e阅读 1,436评论 3 6
  • 说起梅雨潭,自然有人会想到朱自清。我就是去过朱自清的梅雨潭,还坐在潭上边的亭子里拍过照。一张珍贵的照片被同学拿走了...
    有助阅读 419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