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旧手机的记事簿,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篇日记。这篇日记跨越了三个时间段,2019年、2020年、2021年,且都发生在六月左右。2020年6月的某一天,想起2019年6月的某一天,写下了一篇日记;2021年6月的某一天,想起了这篇日记,看完之后,扶额感叹:“这写的是什么啊?”又记录了一些吐槽的话,这些话就是我平时写作纠结的心路历程。现在觉得挺好玩的,博君一笑。2021.6.19)
说起去年夏天,脑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是夏日骤雨初歇的天空,黑云将散未散,缕缕阳光垂直插下。(“缕缕阳光”怎么“垂直插下”?改成什么好呢?阳光冲破浓云?阳光在黑云的推搡下,跌落山间?阳光氤氲,把浓云染成远山的青黛色。2021.6.1)
景色清晰明朗,但是想不起是哪一天,想不起发生了什么事,想不起当时是什么心情,只是似乎能够闻到暴雨拍在水泥地面上溅起灰尘的腥气,灼烈而清纯。(很熟悉的一句话,想想应该是史铁生《我与地坛》里的,翻了翻书,如果如此。“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2021.6.1)
我猜想,所有人的年少都是一场雨后初晴。只不过有的人拾得了拨云见日的欢喜,满载而归,有的人仍然惊愕于电闪雷鸣,惶惶不知所措。
我总以为有谁会是我的太阳。(现在来看这句话,赧然不已,太直白、太“青春伤痛文学”了。2021.6.1)
然而在二十岁的某一天,突然认识到一个清楚的事实,寄深情于他人,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虽然觉得很扯,但是也能理解。2021.6.1)
“你不了解我。”
如果自己不能发光,身边也不会有光。(被用得烂透了的一句话,好想删掉。2021.6.1)
最近疫情待家(这转折也太生硬了吧。应该是想表达同一种孤寂感。往昔记忆里的黯淡,水墨般,晕染至如今?不行,太柔了。无所谓光与影,只在乎水与云。不太顺口,如果把“水”改为“山”就好很多,水与云仄仄仄,山与云平仄仄……嗯?天与云与山与水……嘿嘿。不改了,加个“今年”吧。2021.6.1),不能和朋友近距离相处,只能拿着手机滴滴答答,文字往来。相同的一句话,原本面对面笑谈也就过去了,然而若是头像弹出的文字框,我却总不自觉地拿着十倍的放大镜去看。
久而久之。从心底生长出一句话:我从来都是沧海之余之水,巫山之外之云。(这句还挺妙的。2021.6.1)这个念头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像多选题里被留下的一个选项。(这句算是点睛之笔了吧。2021.6.1)
这篇文章分两次写的,睡前迷糊着写了一些,早起醒来又补充了一些。(改为:伫立着,迷糊地睡着了。2021.6.1)
其间做了一个海蓝色的梦,听见一个声音,在水天之间,悠悠远远地飘来:“我喜欢这里的水和这里的云。”
(补充:清晨一醒,我看着叶子,叶子看着阳光,阳光看着人间的懒洋洋。2021.6.1)
写到最后,又记起一幕。下午放学回家闻着似喜非喜的雨后腥气,路过校门三叉路口的一棵树,嘴角突然上扬,毫无征兆“哼”地笑了一声。捂住嘴巴一阵窃喜:“莫非这就是汤老师说的‘笑气’,果然名不虚传!”回头看了好几眼,匆匆回家了。
2020年6月1日
(全篇不知所云,矫揉造作。2021.6.1)
(多年以后,骆维娜仍然会想起她记录无数个六月的某一天的这个晚上。2021.6.19)
已发至同名公号“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