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arrie流浪世界
飞机可以抵达的地方,为何还要折腾于绿皮火车?
众所周知,飞机快但是昂贵;火车便宜但慢。在快节奏的时代下,更多的人更愿意花钱买时间。飞机也就成为人们远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多数人再也不愿意选择嘈杂、烟味弥漫车厢且缓慢前行的绿皮火车了。
01
2017年元旦,我利用几天的假期,坐火车从广州出发到长沙-武汉。期间,最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有挑战的一天,就是细雨绵绵、寒风彻骨的天气下,我一个女孩子独自徒步横穿整座长江大桥。当时,几乎没有行走的路人,唯独我一个人徒步,加上各种车辆从我身边飞奔而过,整座桥在颤抖,我的内心充满各种恐惧,但又觉得新鲜感、好玩…
同样,在2018年元旦,我利用几天假期,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从广州出发,乘坐绿皮车路过几个市、穿越琼州海峡来到海口。(时长11多小时,费用150左右)
为什么假期短暂、时间紧迫,我却不愿意花多一点钱,选择便捷的飞机呢?
因为在工作日,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时常让我快承受不住。选择旅行,就是想放慢节奏,好好感受慢生活。况且,每一次火车旅途,都会有不同乐趣。如从广州到海口那趟列车,我可以亲眼看到火车是如何被拆分为几节,搬上船,横渡海峡。
当我装在绿皮车厢内,而船载着绿皮车箱横渡琼州海峡时,我却丝毫感觉不到船在动。旅行的意义无非就是为了增加不同体验。
正如,台湾作家刘克囊在《11元的铁路旅行》所说:“搭火车是最安全而缓慢的旅行。我把自己交给一辆驶向远方的列车,仿佛把自己的一辈子就给另一个人,脑海却更从容地面对世界。”
02
他,为什么要乘坐火车?
身为冰岛铁道部部长、老挝海军总司令、铁路旅行达人齐栋先生,铁轨与他而言是职业,也是爱好。齐栋先生,发自内心对玩转铁轨情有独钟。
他说:“铁道很长,长不过人生的足迹。火车轰鸣,惊不醒少年的远方梦。呼啸而来的钢铁巨兽,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诗人的酒葫芦,嬉皮士手中的joint,孤独旅者寻找慰藉的庇护所,裸体的爱人们相拥而眠的温柔夜晚。”
1804年,乔治.斯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即使当时因技术问题,火车很小也很慢,但是它的出现足以改变整个世界。迄今为止,世上已有很多铁道,而在铁道留下故事的人屈指可数。
巴伐利亚酒神齐栋先生,每天穿行于绿皮车厢之中,在铁道留下不少故事,著有《绿皮车站——首部铁道小站旅行笔记》、《老火车的时光漫游——35段经典绿皮火车之旅》、《我乘火车穿过俄罗斯》等。
其中,最令我惊叹的是巴伐利亚酒神开启铁路之旅,从海参崴出发,横穿8个时区,穿过亚欧大陆桥,换乘11次列车,沿着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抵达北极圈,全程历经20,000公里。
他说:“火车再慢也终会抵达,雨是无声,亦将止住。”
在新书《我乘火车穿过俄罗斯》,作者以三条100多年的老铁路——西伯利亚铁路、尼古拉耶夫铁路和摩尔曼斯克铁路为主线,一一阐述从太平洋杀向北极圈,乘火车穿过俄罗斯旅途那些事。
03
他,为什么要去俄罗斯?
世界国土面积排行老大是俄罗斯、老二是加拿大、老三是我国。俄罗斯与我国北方唇齿相依。俄罗斯身为老大,曾经还是无情地掠夺我国的国土。因此,给我们的祖先留下不少的伤疤。
中国人对俄罗斯人的印象为白皙的皮肤、蓝色的眼睛,大而高的鼻子,凹眼眶、身材强壮高大、性格鲁莽、争强好胜……还是语言不同,俄语如同鸟语,一句也听不懂。
不过,俄罗斯的建筑颇有特色,不少国人很喜欢。
尼采在《历史对生命的用途和损害》中说道:一个热衷于人文历史的旅行者,能够在一幢古老的建筑前发呆良久,只因他能够体会到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而且知道自己的存在并非完全偶然或任意的,而是过去的继承者和成果。由此,德波顿认为,“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的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
所以作者认为,旅行也需要一种“反刍式”的激发神经。旅行,并非那些术业有专攻的历史达人需要做的事。凡人也可以抵达,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记忆或者影像的方法留存,之后的日子里,随时可以重温那一刻激动不已的心境。
04
足以幸运,我因缘际的地遇见《我乘火车穿过俄罗斯》这本书。对于我这种有点文艺范的女青年,真的抵挡不了此诱惑。
其一:这本书的封面很特别,浅紫色的、还是盖了多个红色的印章。
其二:这本书为三件套,附赠铁路风景手账和海报。
其三:这本书字体为浅紫色和红色,全书分为27章,每个章节都有配套。翻阅这本书时,给自己配一杯咖啡,沉浸式在俄罗斯的铁轨之中,身临其境的感觉,真的很美妙。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真的很想追随作者的脚步,来一次铁轨之旅!你也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