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王乔洞游玩。
王乔洞又名洞真观,位于铁门镇玉梅村境内,为豫西名观、道教圣地。据观前竖立的刻于元朝大德五年的《重兴洞真观碑记》记载,该观始建于宋朝,后被金兵烧毁,元大德初年由道士孙纯和等人重建,2000年9月25日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个门,楹联内容有看头,近几年,政府投入不少。
石狮子惟妙惟肖。
进入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两尊没有上色的佛像,这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质朴的雕像。
洞真观整体建筑约3000平方米,分三进,前为山门,入内为三清殿,二进为官厅、娘娘庙,三进为玉皇殿等。
观内有一奇观"槐树顶缸"目前还在。传说有一年观内在庙会的前一天植了一株柏树,因怕庙会人多踩踏,道士们就用一个大缸倒扣在小柏树上进行保护。谁知第二天一早大家起床后发现,柏树已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原来用于保护的大缸被长高的柏树高高地顶在树顶,年深日久成了观内的一大奇观。
观内有古柏五株,苍劲挺拔。现存历代碑刻60余方,青石质,内容多为修醮重建、名人题记、圣旨碑等,史料及艺术价值颇高。
主体建筑三清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大殿内有壁画24幅,画风独特、轮廓清晰、内容丰富,人物、山水、花鸟应有尽有,有部分作品堪称壁画之精品。
古建筑,文物。
瓦上草
二进院娘娘庙。
三官殿,现今是道长和新安县道教协会驻地。
缝补道袍
从这儿进后院,如果不小心,会错过。
三进院,玉皇殿。结构完整,很有亲切感,亟待修整。
出后院,西侧,这么多好东西
大门东边,是石上长树
出山门,往东南去,洞窟区
彩色狮子,很少见到
拜关公
老母洞
王乔仙洞在洞真观的南边约三十米,坐北朝南,共两洞口,洞内相通。洞口外两侧镶有石刻,洞内两侧有"透灵碑";洞口前平台上,另立一方元碑。上雕刻有"烂柯山 真人仙迹乔仙洞"字样。
有很多的上水石,这种景观只存在于南端的王乔洞周围,因此显得尤为奇特和珍贵。
王乔洞前有一通高大的"重兴新安洞真观碑",为元代所立,这应是洞真观现存最早的碑刻了。此碑正面记载了王乔成仙的传说及元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十月重修此观的经过,撰写者为元代著名书法家张仲寿。碑的背面刻有许多捐资者的名单。
回到大门,往北走,东院墙,东北角还有人家。
俯瞰,玉梅河,这人在撒一种喂雨的草。有了水,王乔洞才有灵气。
玉梅河的水质很好,又清又甜。相传武则天当年在洛阳称帝,还专门派人到这里取水,用于宫中烹茶酿酒。当地人说,这条"倒流河"还有一个奇异之处,就是一般的鸭蛋黄为青黄色,而玉梅河畔的鸭子生出的鸭蛋,蛋黄是金色的。只这两点,玉梅河就足以令人感到自豪了。
道教提倡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得失随缘、顺其自然等观念,与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一脉相承。欢迎大家到王乔洞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