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摘】
亚当斯密
• “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
• 同情心的强弱是随着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而显著变化的。
• 满足自己的同情心,也是自私的一种表现。
正是因为同情心靠不住,人类才需要市场经济的协助。
为什么非要市场经济不可?
• 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慈善
• 人虽然自私,但都具有同情心。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际关系亲疏远近变化的——离自己越远的人,能唤起的同情心也越弱
• 每个人的爱心又只能波及极其有限的范围,那么就只能靠市场的力量,才能抵消仁慈和爱心的脆弱和偏颇
• 人皆有同情心,而行善能满足同情心
• 行善当然要讲效果。但为什么行善的效率不能令人满意:
行善往往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行善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
当地政府的管治
永久的和官办的慈善体系会自动地制造贫困
• 解决之道:让捐助者和行善者以自愿的民间方式结合,以相互竞争的方式来提高行善的效率,达到以有限资源最大程度地扶贫除弱的目标。
【思考】
同情心,也就是恻隐之心,这是人的本性,就是“当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人世间倡导关爱,奉献爱心,“人皆有同情心,而行善能满足同情心”。
这是人人愿意去做的事情,但却不是人人愿意始终持续去做的,究其原因,我认为大致有两点。第一,因为“同情心的强弱是随着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而显著变化的——离自己越远的人,能唤起的同情心也越弱”。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规律,爱一直存在,总是会对自己比较亲的人愿意付出多一点,随着关系距离的拉长,自然所能辐射的范围有限。所以,一味地依靠自身的同情心去行善,并不能有效地去把控或者激励。
第二,行善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也许捐一次可以,但是如果想让人持续地进行捐赠行为,周期性清楚的反馈必不可少。虽然有时明知这些所捐之物去了哪里并不知道,我们总是愿意去相信所捐去了我们所想的地方,至少是有了实际的帮助作用。一旦对此有了清晰的知晓,我们会觉得所捐变得有意义,由此触发下一次的捐赠意向。
“正是因为同情心靠不住,人类才需要市场经济的协助”。我们无法一厢情愿地让每个人捐赠,以此来显示表面的行善之举。人会理性地去判断,在整个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捐助者和行善者以自愿的民间方式结合,以相互竞争的方式来提高行善的效率,达到以有限资源最大程度地扶贫除弱的目标”,由此产生行善资源,用以帮助到需要的地方。
【行动】
就像我自己如果要捐什么东西,第一次的话,当然就去捐了。但若要持续地产生这个捐赠的动作,需要得到一定的反馈,至少要让我相信,我所捐的东西是真正落到实处的,由此逐渐形成了信任感,愿意并放心将金钱投入。
并且,如果是我自己主动结对子帮助的话,主动性会提高很多,因为那个被捐助对象和自己是一对一的状态,至少是认识的,也就自然越过了非认识状态,达到主动持续的捐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