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殷契粹编·序》曰:“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固亦间有草率急就者,多见于廪辛、康丁之世,然虽潦倒而多姿,且亦自成其一格。凡此均非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用笔墨者犹然,何况用刀骨耶?”
故事要从清代光绪年间一位鉴藏家、金石学家王懿荣的一场病说起。王懿荣得了一场疟疾,医药久治不愈,一位医术精湛的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其中有一味药叫做“龙骨”。王懿荣仔细端详着药方,目光被两个字吸引了——“龙骨”,难道是龙的骨头?细想究竟不知是何物?
家人按照药方从药材店抓来中药,在砂锅里煎制。百思不得其解的王懿荣,刚想去看药材时,仆人已经端着煎好的汤药进来了。王懿荣因为未能如愿见着“龙骨”而感到非常遗憾,认真严肃的对仆人说到,“下次抓来药,先拿给我看!”
然而,事实并不像王懿荣所想的那样,即使看到抓来的药也不能一睹“龙骨”,因为药材在药店里就已经捣碎了。无奈的王懿荣实在忍不住对“龙骨”的好奇心,决定亲自前往药材店看个清楚明白。
王懿荣看到所谓的“龙骨”不过是一片片不知名的骨头,心下正在思忖着为何称为“龙骨”呢?忽然发现有些骨片上有横斜交错的刻痕,再翻几片,有些刻痕更加清晰可见,隐约中能够感到这不是一般的划痕,更像是某些文字。这便大大激发了他对“龙骨”一探究竟的决心。于是,将药店中所有带有刻痕的“龙骨”一收而尽,并多方打听类似骨片的下落,大有倾囊尽收之意。
经过王懿荣的多方搜集和整理研究,他将收集的大大小小的骨片拼合到一起,仔细端详竟像一块完整的龟版,上面的刻痕也有规律的呈现出来。这使他忍不住的猜想,难道这是古代先民留下的文字?但令王懿荣感到可惜的是,他遍查古籍书目始终找不到关于这些文字的任何记录。王懿荣意识到这些所谓的“龙骨”可能来自更早的时代。最终,他在《史记·龟策列传》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骨片是商周时代的人用来占卜的,上面的文字是对占卜事件的记录。
王懿荣对这些骨片上的文字解读一经传出,便引起整个学术界的轰动:标志着中国发现了比青铜铭文更为古老的文字。同时,学术界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河南安阳小屯村——那个盛产“龙骨”的村子,也是中华上古文明的集中地。
甲骨文是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古老文字,是研究商周文化的原始材料。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是商朝王室的占卜记录。商朝迷信鬼神,凡事都要事先卜问。例如,天气会不会下雨、作物收成如何、打猎能得多少、战争能否打胜、对哪些鬼神祭祀等等事件。那么,甲骨怎么用来占卜呢?先在龟甲或兽骨上钻一个口,旁边凿一些椭圆形的槽;然后用炭火烧灼钻口,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不同的裂纹。贞人(负责占卜的人,相当于巫师)根据这些裂纹进行判断吉凶,并将相应的文字刻在甲骨上,这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甲骨文。
董作宾先生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将甲骨文划分五个时期。第一期,雄伟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文字起笔圆、收笔尖,雄劲豪放;第二期,整饬期:祖庚、祖甲,文字结构整齐,恪守成规;第三期,颓靡期:廪辛、康丁,文字错乱参差,错字数见不鲜;第四期,劲峭期:武乙、文丁,文字为挺拔有力;第五期,严整期:帝乙、帝辛,文字更加严谨,篇幅增长。甲骨上的文字排列是有规律可循的,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从右至左,或从左至右。文字的外形是趋于纵向的,这也许是与骨片里的纤维走向有关,刻纵向的线要比横向斩断纤维更容易。
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知的中国最为古老的且具有系统性的成熟文字。自发现起对我国的文化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形成了一大批著名研究学者,如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等。对书法艺术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还形成了甲骨文书法,以甲骨文风格创作书法作品,极大的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