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解决、预测问题,可能是我们践行终身学习的一种表达
近期,大李将再次换工作,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选择工作方向;
2、去哪儿上班;
方向是很多年轻人都有些困惑的,基本策略是:了解自己+不断尝试。
大李在本文就不展开来讲了,谈谈当有A、B、C、D....等多个工作选择放在眼前时,“如何决策”的一些思考。
本次的目标:
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思考,得出影响我工作选择的一些元素,找到这些元素与决策的关系,比如:前后关系、相关关系、并列关系。最终,得出一个决策清单,当找工作时,可以按照清单一一对照,进而进行相对理性的判断。
这两个问题是:
1、想清楚再次找工作我应该避免的蠢事?
2、我应争取什么样的工作?
一、对决策过程的思考
首先,我对人的“决策过程”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建模,并不一定准确,甚至完全错误,在这儿大李只提供一种思路。
我们每个人的认知、理解都会受到许许多多因素的干扰,比如:环境、自我的认知偏差、本能的冲动……
抛开这些因素不谈,假设我们都是绝对理性的人,那么,我们在做判断时,会有两种决策倾向:
1、基于价值观判断
2、基于客观价值判断
举例而言:
一份销售工作,公司让你售卖的产品,并不是那么好,但公司要求你话术要把产品夸到天上去
那么,你会如何思考问题?
基于价值观判断的人,会存在很多可能。
比如:觉得自我是优先价值观,即我能不能获利的人,会选择支持,并尽全力把话术练好。觉得诚信是优先价值观的人,会觉得特别别扭,不愿意对客户说谎!
基于客观价值判断的人,仍然会受到价值观因素的影响,但他在会思考此事儿,会更多想到底符不符合客观规律,是“自私”or“诚信”让他获利更多。
(注:决策倾向理论来自“16型人格学说”)
二、寻找基本元素:
1、前人的智慧
2、根据已有经验判断
前人的智慧:
对年轻人工作的建议。
我有三个基本原则。同时满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你应该努力去尝试:
1、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
2、别为你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
3、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我这一生真是非常幸运:由于和沃伦同事,这三个原则我都做到了。
————查理芒格
根据已有经验判断:
我们可以根据过去的工作经历来做决策。给每一份工作列出3个优点、3个缺点、2种感觉,这样每份工作能给到我们8个信息。
大李目前做过4份工作,也就是有32个元素。
最终,综合自己和高手的经验,我们得出10个找工作最重要的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这10个因素是即是根据“价值观”,又是根据“客观价值”筛选的,你需要搞清楚它们的根源。
三、梳理关系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梳理这10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举例来说:
元素1:价值观一致,践行正直诚信的价值观
元素2:给出的薪酬和我能力、付出匹配
元素3:公司办公环境良好,光线充足
元素4:老板很给力,有前途
元素5:项目在细分市场有巨大潜力
元素6:同事很热情
……
看重个人发展的人,是这么判断的:
4→5、2→3、1、6
即先看人,老板很牛,再怎么都能学到不少东西。
“元素4”和“元素5、2”以及“元素3、1、6”是前后关系,“元素5”与“元素2”是并列关系,“元素3”、“元素1”与“元素6”是并列关系
最终,我们通过对自己的梳理,找到自己看重工作的核心要素,以及自己的决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