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译文原创非首发,首发于今日头条,ID:季兰杂记
尼克·帕帕斯刚走到“唐楚志”救生艇仪表盘前,就听到身后有个响声,他迅速转身。原来,他竟忘了将救生艇与飞船之间的气闸舱关上。哎呀,怎么这么笨!他骂自己,但现在为时已晚。“唐楚志”飞船上还有另外两人,其中一位正沿着气闸舱外的走廊走来。
如果舱门现在从后面关上,会立马引起怀疑的。他还没来得及从飞船油箱里给救生艇注入足够燃油时,气闸舱门可能就被他们打开了。对,他还有机会躲起来!快!——但还没等他溜到救生艇的另一端彻底藏起,阿恩·伯克罗德就已出现在敞开的气闸舱门外。
伯克罗德笑了。帕帕斯一动不动地站着,双手紧抓着他面前的飞行员座位。
“嗨,阿恩”帕帕斯开口道,“我正在检查……”
“早上好,尼克——或晚上好也行,随你便。跟我到监控室去见加西亚吧。”
帕帕斯思考了片刻。虽然“唐楚志”飞船处于自由落体中,但他清楚感受到夹克里那把枪的重量。他现在就可以用它,但枪声会招来加西亚。最好还是见机行事吧。那两人可能还没起疑心,即使到紧要关头,他还有个优势,他们手上没枪。
“好的,”他说着,向伯克罗德走去。
“你走前面。”伯克罗德让道,比以往客气多了。
帕帕斯犹疑地笑了笑。他双脚抵在气闸舱开口边上,然后跳了下去。他沿着飞船走廊飘到一个急转弯处,一把抓住了固定在廊墙上的一个梯子横档。伯克罗德随后也跳了下去,用力更猛,他与帕帕斯同时飘到梯子旁。“你先走。”他又说道。帕帕斯看到,长廊的尽头,控制室的门正开着。他朝那个方向走去。
约瑟夫·加西亚正坐在飞行员位置上。他身上有一半巴西血统,另一半是马达加斯加血统。他的眼睛绿得浓郁,在茶褐色脸庞的映衬下,显得很怪异。帕帕斯一直都有点怕他。眼下情况对他很不利,加西亚手上竟拿着把枪!
伯克罗德跟着帕帕斯走进来,在加西亚对面坐了下来,小心问道:“您发现了什么,约瑟夫?”
“阿恩,我还没能证实我们的猜测,那边的计算器还在算着。但我在等的时候,我翻了翻我们朋友帕帕斯的储物柜。你可能已经料到我发现了什么。”他晃了晃手中的枪,“顺便问一下,你是在哪里找到我们这位朋友的?”
伯克罗德笑道:“我一找就找到了。”
“救生艇上?”
“没错。”
“他在那干什么?”
“没什么。不过,我想我知道我们猜测的结果了。” 他转向帕帕斯,帕帕斯紧张地看着他们谈话。
“尼克,在地球上,我父亲可是你的同胞啊。”
“同胞?”
“是的。他就住在温尼伯的北边。我母亲也是加拿大人。他们俩都是第二批前往木卫四的拓荒者。但现在说你是加拿大人也没多大意义了,对吧?我和你,加西亚,现在都是木卫四人了。”
“当然。”帕帕斯答应着,不知葫芦里卖什么药。
木卫四,一个小小的新世界,极为寒冷,离拓荒者们曾生活过的地球极其遥远。
自木星勘探兴起,30年来,木卫四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此前,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木卫三上。为提高当地温度,一百多名工程师一直都在攻坚克难。最终是要生成大气层,为建设人类宜居的露天城市与农场创造条件。那些较小的卫星了也就无暇顾及了。但慢慢地,人们发现木卫四其实蕴藏着许多高质量矿石,尽管它离内行星很远,运输路线会很长,但还是值得开采的。
于是,绝缘、密封的穹顶屋耸起,采矿居民驻入,矿井也钻下了。
采矿作业非常艰辛。水晶岩开采时,在矿井下要用机器切割它,然后再用其他机器运上来。但当它到达穹顶屋地面时,会发现它已变成了一堆粉末,它的晶体结构在地表温度高达-20℃时就会瓦解。在地下修理机器时,你得穿着60公斤(地球重量)重的宇航服,任何设备故障或作业失误都可能导致意外死亡。
穹顶屋的墙壁把你与外面的星空隔开,因为屋外的真空也会致人死亡。但当你真站到瞭望台上观测天空时,你会看到木星,奇异地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如果你的穹顶屋位于木卫四偏向木星那边的话。否则,你的视线就得穿越2000万公里的真空,才能看到离你最近的那颗恒星。
日子很艰苦,没有人能离群索居。那些孤独的拓荒者没能有自家农场。木卫四是一个贫瘠荒凉的地方,为了维持生命,人们必须集体劳作。团结合作,是地球文明历经数千年压迫与战争后得出的经验教训,是人类穿越太空前必需的思想准备,在木卫四上尤其如此。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的。
Translated from Blind Play by Chandler Davis, an American writer
More details in https://www.gutenberg.org/ebooks/6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