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1982 年,瑞典文学院认为,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他们觉得很震撼,于是就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他。
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谈及读完《百年孤独》的感受时说,“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余华则说了这样一句话:“在那些刚出版就畅销的文学作品里,有些与世长存,比如《百年孤独》;另一些则销声匿迹,也就没有比如了。”
“家族中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随着寓言后半部分的应验,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将整个马贡多镇刮走了。从此之后,地球上也再无布恩迪亚家族。
在《百年孤独》中,名字就代表着轮回,而历史也总是在不断重复着从无到有的过程。布恩迪亚家族的七代人,无论是夫妻、父子、母女、还是兄弟姐妹,他们之间都是自我封闭、缺乏信任和沟通的。所以,他们才会孤独终老、郁郁寡欢。
马尔克斯在书中提到:“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的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的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在《百年孤独》中,虽然四处浸淫着孤独感,但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却不仅仅是孤独,而是透过孤独,告诉我们,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是作为孤岛而存在的。或许,在乌尔苏拉选择闭塞,拒绝与丈夫去探索新的世界时,就注定了整个家族的结局。
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一样。因为胆怯和恐惧,我们常常止步不前,甚至拒绝接受新鲜的事物。以为只要把自己放在一座孤岛中就是安全的,然而,新文明不会因为你的退缩而就此停歇、时间也不会因为你的恐惧而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