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开了一个班主任的会议,主题是跟钟杰老师的一本书有关,接着呢,又进行了几个小问题的解答,整个会场的气氛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发言的人选竟然是通过抛绣花球中选出来的,每一次选人都让我们都激动了好久,一开始很担心自己会被抛中,到后面第三个的时候,发现了我是很少机会被抛中的,就十分的淡定了,因为我坐在比较高的一个阶梯,下面的老师做的比较低的,所以我们上面往下丢很简单,但下面往上抛,就很困难,也就是说,我坐在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因此,我就静观其变,好好的听各位老师,讲述着自己班主任的经验,或者辛酸史。
每个班主任都是一本厚重的书,每本书里面都有他们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许多的都是用血泪慢慢积累出来的,我尊重他们,我喜欢听他们的分享,有时候虽然会留溜神,但是归根结底,是带着敬佩的心去听的。
这种讲话这更是一种即兴发言,我的心里有点蠢蠢欲动,也想来当场试一下,想到这,容易紧张的我心跳不断的加快,再加快,有时候自己真的很矛盾,想发言同时也很害怕被选到。
要是我来谈和谈什么呢?
应该是:让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是我最后给自己定了一个人人有事做,班里的60个孩子,怎么样变成人人有事做呢?大到管理一个班级的班干部,小到管理自己一个小组的组员,是否都可以给他们安排各种事情做?
是基本可以的,并且能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安排各种小组长。我们班有九个小组,小组就有背书小组长,收语文作业小组长,收数学作业的小组长这些组长不重复任,就有二十七人为小组长,加上职日单双周组长,就有三十七人是有自己的小任务的。
还有各种类型的负责人,比如,班级里面的卫生部长,每天早上负责关灯的节能部长,以及负责老师开关多媒体的小组长。班里面这么多事,怎么可能不让每个人都分配的事情来做呢,所以,我在建立自己班级的时候,就是会想到这一点,我们的孩子是班级的主人,主人就该为班集体做事。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也是我前四年在刚开始步入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在网上看魏书生演讲,所得值得一个经验,当时他的说法是,通过给孩子工作让孩子一定的存在价值感,也让那些比较精力比较旺盛的孩子,能够有地方消耗一些精力,其实这孩子做事的过程,他们的成长也,会很好,慢慢的有责任感,有上进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要时不时表扬一下,也可以引导一下。让一些后进生,可以跟上全班前进的步伐。
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会谈意义是挺好的,可惜我们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听,收益还是有的吧,希望下一次能够轻松愉快些,通过这次论坛,刘校的一句话,我还是记得比较清楚的,:“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过去怎么做,而是将来打算怎么做?取得经验之后就应该要有新的想法。有一些新的体会,然后落实体重,不断的进步才是硬道理,是最终目的。
加油吧,前方大道任我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