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到了幼儿园门口,孩子说想吃零食。
我说零食是放学后才吃的,而且等下就要去幼儿园吃早餐了,吃了零食就吃不下早餐。
孩子非要吃,不吃就噘着嘴发脾气,不进去幼儿园。
我又不好责骂,在幼儿园门口对孩子发脾气,给老师和其他孩子看到也不太好。
所以就让孩子先吃了几块零食,这才愿意进去幼儿园。
以前会觉得是孩子问题,是孩子不听话,怎么说都不听。
现在发现,问题不在于孩子,也不在于零食。
在于把零食放进书包的人,是孩子父母。
如果父母不放零食在书包,到了幼儿园孩子就不会想着吃零食,就算孩子想吃零食,只要没带也吃不上。
所以,父母才是制造孩子吃零食这个问题的人。
要解决问题,先解决提出问题的父母。
父母不要把零食放在书包,虽然不能从源头断了孩子上课前想吃零食的念头,但是可以延迟孩子吃零食的行为。
不给孩子吃零食也不现实,父母可以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再带上,给孩子放学后吃。
孩子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孩子的行为看起来很像,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
同样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法。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也不一定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父母在教育的时候,也要思考是不是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