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何谓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资商,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1951年,21周岁的巴菲特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巴菲特从事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从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万美元的回报。2017年3月20日《福布斯》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富豪榜,巴菲特排名第二。2018年2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巴菲特以6450亿元保持第二位。
这就是巴菲特,资产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并能持续34年。就相当于我们在A股市场抢到涨停板,连涨停34个板。这需要多么精明的操作啊。并且这个涨幅还是以20%来进行。所以,巴菲特成功,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他看来,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是选择股票的主要考虑方向。其实,这就是价值投资的理念。在我们A股市场,现在也在提倡价值投资,也有一部分人在研究价值投资。但是,也有蛮多人倒在价值投资上面。其实在我们A股市场,短期来看,是很难有一种永恒的成功定律的。但我想说的是,巴菲特的理念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检验,是正确的。在我们没有能有一种确定的定律时,采用巴菲特的分析方法或许是一种更优选择。
其次,是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在这里,我们用这两个例子说明。1973年开始,巴菲特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巴菲特做的投资都是长线投资。在第一个例子中,巴菲特持股10年;在第二个例子中,巴菲特持股5年。反观我们,能在A股持股1年的寥寥无几,半年、三个月的都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持股几天,追涨杀跌。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见到中国式巴菲特的人物出现。这个也是值得借鉴啊。
最后,就是巴菲特的风控意识。一个是马菲特是主张集中精力选一只或几只股票,也就是所谓的“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另一个就是逆向思维。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涨”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看,这就是巴菲特,当股市发狂的时候,他却担心不已;当股市无望的时候,却心动不已。反观我们,股市狂热,我们更狂热;股市清淡,我们更绝望。我们的风控意识相当低,常常是盲目跟从。
以上三点,就是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也是我们最为缺乏的地方。如果大家想成功,如果大家想成为中国的巴菲特,那深入的研究真正的巴菲特,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大家来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