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沉思录·1》
愁容满面的样子并非自然本色;倘若经常如此,则将导致一切美丽消失,最后只能是荡然无存、回天乏力。不如尝试从这一事实中得出它与理性相反的道理吧。因为,假如我们连对做了错事本身的认知都不复存在,那么还会有可以继续存在下去的理性吗?
如果某个人冒犯了你,那么你首先要想到的问题是,他所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善恶观念导致他犯下了这个错。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你了解他的是非观念,那么你可能会对他心生怜悯之情,那时的你便心怀释然,不再怒火中烧。
不要对你是否拥有之物想得太多,要多想想你认为至善至美的东西,然后再反思一下假如你现在尚未拥有它们,你会多么热忱地去追求它们。与此同时,千万要注意,无论你对其有多么热衷,也不要过于追捧,因为这样会让你在没有得到它们时便感到心烦意乱。
你可以收心养性。这是占支配地位的理性原则具有的一项本性,一个人在从事应为之事时,不但可以使得自我满足,而且足以获得内心的平静。
停止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被它牵着鼻子走。珍视眼前,注重当下,让一个人所犯之错停在原处。
用简单朴实、温和谦虚来修身养性,而对介乎善与恶之间的事物则不予理会。热爱人类本身,听从神灵的旨意。诗人曾说:万物皆由法则支配。——记住万物皆由法则支配就足够了。
死亡的诠释:肉身消散,或是化解为原子微粒,或者说是灵魂与肉体的毁灭,或者说是生灵的灭绝或变化。
痛苦的诠释:这是一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煎熬,足以夺去我们的生命;但是,业已持续很长时间的痛苦则是可以忍受的;心灵唯有皈依自身,方可保持其本来拥有的平静,理性并不会因此而受创。但是,已被痛苦侵袭的身体部分,顺其自然,如果它们能,就让它们表达对痛苦的意见吧。
名声的诠释:要洞察那些追名逐利之辈的内心深处,看清他们的为人,还有他们在躲避什么、追求什么。试想一下,沙堆的积聚埋没了以前的沙,所以,在生活之中,也是旧事物很快被新事物替代。
柏拉图说:境界高深的人看到的是全部的时间和一切的物质,你觉得他会把人的生命视为一种异常伟大的东西吗?不可能的,他说。——境界如此之高的人,不会把死亡看成是一种恶的。——绝对不会。
安提斯坦尼曾说:行善而被诋毁,是帝王的命运。
有一个基本常识是:面部神情的组织和调节应顺从心灵的掌控,反之则不可。
因身外之物而自寻烦恼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与你毫不相干。
对不朽的神灵和我们,都给予喜悦。
生命如成熟麦穗的收割过程一般。一个人诞生,另一个人死亡。
确是如此,雅典人啊:无论置身何地,都将其视为最适合他的地方,或者这是主宰者特意将他放置于此。
所谓的尊贵之举和真善之事,无异于救赎别人和被别人救赎;因为,对一个如此生活或生活了这么一段时间的人而言,至少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吧……一个人必须信仰神,并相信命运女神之言;谁也不能摆脱自己命运的安排。而接下来探求的是,他如何以最佳方式度过生命的这段时间。
仰望繁星的轨迹,仿佛你也与其同行;时刻谨记各种元素之间的转化与嬗变;因为,只有这样思考,方能洗涤你在世俗生活中所沾染的污秽。
诞生于土地的事物,必然回归于土地的怀抱。而从神圣的种子萌发而成的,也将重返天堂。
出处:P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