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上就要走到尽头了,前几年总是用照片记录总结一年中的大事要情、难忘经历和美丽瞬间。这一年防疫的弦从年头拉到年尾,生活的轨迹基本是两点一线。今天盘点一下2022难忘记忆,记录一下我的幕后台前故事。
校庆是2022最牵心挂肠的一件事,百廿华诞,欣逢盛举,作为名副其实的铁杆新中人,使命光荣,责无旁贷。120年校庆,我先后参与过校史馆的筹建文字修改订正,校志校对、校友名录修改完善、发动组织校庆楹联标语书写等集体活动,还作为在校教师代表在建校120周年发展大会上致贺词,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了那一刻校庆舞台上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
校友名录和校庆楹联标语集,我用力最多,用心最深。以一己之力主动担起了百廿载校友名录的校对修改,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征集订正人名错字、名字缺失,在热心校友的支持帮助下,把120年的校友名录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连书名也有我一份力,原名为《那年那月那段情》,我原本建议,根据名录内容,应该用《那届那班那同窗》,后来综合了一下,最终定名《那届那班那段情》。唯一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拿到这最后的出版本。我正在翘首期盼这凝聚了我一暑假心血的《校友名录》见证我的劳动成果。
另一本挂心了多日的是校庆楹联标语集。这本书是在权校长强力助推下才一步步走向成品结集成书。不过作为组长,我在发动全员参与、指导师生提升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本集子只出了几本简本,没有大规模印制,督促、建议、修改成集,只能算是在语文学科发展上的一点推进,如果进一步努力,让我校师生对楹联能相识相知,进而走上爱之途,创作出更多可以端上台面的楹联,善于利用楹联来表达情怀,让楹联这种百姓喜闻乐见广泛应用的大众文学,在我们的手中赓续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广大,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将上一个新台阶了。之前权校长提议创立楹联社时,我顾虑很多。今天却清晰明朗了许多。当时关于名称也初步探讨过,一张口迸出来的是“协会”,又感觉太专业了,今天想想简单点就是“楹联社”,作为学生社团一类的组织。如果再大一点不妨叫做“东雍书院”,把楹联、诗词、书法、绘画、舞蹈等传统文化都包罗进来,成为一个传统文化学习传承基地。虽有些心潮澎湃,但实施起来恐怕依旧难觅同道共行,给自己一点挑战吧。
今年还帮我的老父亲完成了一个心愿——把他写的回忆录铅印成书了。老父亲只完成了手写草稿,从修改文句、转化电子版到编辑、选照、排版都由我对接指导,由文印员实施编辑、设计,《这辈子那些事》终于赶在老爸虚龄90生日那天印出来了。
简书开始写日志已坚持2年了,虽然有两次写完修改时太困错过了12点前发送,参加的日更挑战没有连续记录,但我的日更是实打实坚持了每一天。到今天已经写了722篇了,为坚持的自己点个赞,继续加油!
今年还有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防疫放开之后,我也在第一批中招了,亲身体验了新冠病毒的厉害,十多天才完全恢复了正常感觉。才体会到新冠肆虐两年多来,我们真的被保护得很好,享受着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还有人抱怨戴口罩做核酸,身在福中不惜福。现在步入全民普羊的阶段,希望羊入虎口,虎去兔来。阳康之后,2023年一切在阳光下顺心遂意,明天更美好,前兔光明!
还有一些进入记录的瞬间也值得用照片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