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民来到农地里准备农作,远远看到远处的土壁里白花花一片,走近一看竟然看到了一堆白花花的尸骨!这可不是什么恐怖故事的开头,而是发生在现实中的一则新闻——2020年7月15日,山西高平一村民意外发现尸骨坑,经专家勘测后,发现该尸骨坑可能和两千年前的长平之战有关。
01灭诸侯统天下,远交近攻,先亡韩赵
作为被大秦帝国灭掉的第二个诸侯国,在铁骑之下虽有小小的胜利(赵奢阏与破秦、秦军兵败于赵邯郸,秦昭襄王赐死白起),仍然阻止不了被灭的结局。
在对战长平之前,赵国与秦国进行了长久的拉锯战。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军绕过韩国和赵国打仗,结果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败给赵将赵奢对战。这个时候,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方案被秦昭王采纳,于是秦军转而攻打魏国,再攻韩国。
公元前262年(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国攻韩占领上党郡(韩赵魏交界,位于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向秦投降,于是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计谋,收下了上党郡。此举让秦国感到不满,遂出兵攻赵。
02秦赵两军对峙
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将领王龁(hé)对赵国的军队发起进攻,于是赵孝成王派遣廉颇应战。
廉颇为抵抗秦军的进攻,连忙在上党修建了三道防线:一为空仓岭防线、二为丹河防线、三为百里石长城。
很快秦将王龁就发现空仓岭异常陡峭难以攻打,正好韩军在空仓岭的缺口中建立了高平关以及二鄣城、光狼城。
因为高平关、二鄣城、光狼城没有高山可以依靠,所以赵军彻底失守空仓岭防线,还损失了裨(pí)将(副将)赵茄以及四名都尉,而秦国的军队只牺牲了侦察兵。
失去第一道防线后,赵将廉颇率军退守第二道丹河防线,利用丹河的地势来阻止秦军前进,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03议和换帅,纸上谈兵赵括与杀神白起
赵将廉颇想要耗到秦军投降,谁知背后赵孝成王早就背着他开小会,和楼昌、虞卿商议和谁议和?又如何议和?议和不成又要换谁上战场?
会议以赵孝成王采纳楼昌的派郑朱前往秦国的方案结束。见赵孝成王没有采纳自己“派使者前往各国求援,以此抗秦”的方案,虞卿十分感叹,心中暗道,天要亡赵。
当郑朱到了秦国之后,秦昭襄王与范雎好生招待并散播消息说秦赵握手和解,既往不咎。害的各国不敢前去支援赵国,使得赵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长久的消耗战,秦国因地广物博还能勉强撑下去,而赵国本就是小国,又加上没有支援只能苦哈哈的等待粮草供应。之前战争中的伤亡和长时间的拖延让两国君主格外抓狂,为了让赵国换上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将领,秦昭襄王派宰相范雎前往赵国上演一场离间计。
在范雎的诱惑下,赵孝成王派上了赵括(赵奢之子)以此来代替廉颇。当然令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秦国早就在私下将王龁换成了白起。
04终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赵括先是整顿军纪,而后一改廉颇消耗战的作风,直接上来就要开打。
在秦国佯装败退的计谋下,赵括逐渐自傲起来,紧追秦军不放,一直追到空仓岭,才惊觉曾经的第一道防线如今成了阻碍,而背后又有秦军逼迫,最后被围困在空仓岭、百里长城防线以及韩王山的空地,插翅难逃。
以卵击石,不可谓不破。赵括带头冲锋惨遭弓箭射死,主将一死,再加之长期失败的赵军军心溃散,秦国的军队很快取得了胜利。
以防日后赵国发难,秦将白起与部下商议后决定将四十万赵军坑杀,将二百个左右的年幼士兵放回赵国。
长平一战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转折点,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更让六国闻风丧胆更加惧怕秦国,而被埋藏在长平的四十万赵军一直等待重见光日的那一天。
1995年,山西高平发现一处尸骨坑,内有尸骨及刀币和铜簇。经过考古学家抢救性挖掘,该坑被称为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尸骨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