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看余秋雨的新书《泥步修行》,自己这个年龄看这本书着实有些看不进去,讲到不惑,讲到修行,讲到问道。 也许自己还是太过年轻吧,缺乏岁月的沧桑感和心态的淡然。
随手换了一本书来看,是林清玄的《苍凉深处等春来》。文学书,看是好看,只是相对于余秋雨的哲理散文,总是差些高度的,阅读如同登山,无限风光在高峰。于是,我又纠结了,顾此失彼,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选择。
索性就打卡读书吧,于是我选择了读吴非的书《不跪着教书》。
完成了一天的阅读任务,放下了手机。看着房间里的书入神,不下300本吧!想起一句这样的话:与世界交手多年,你是否兴趣盎然、光彩依旧?
这些年累计读的书也不少,为何自己的能力还是没有相对应的提升呢?读书是好的,只是自己的阅读还是不够,没有真正地读通、读透、学以致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实现质的提升。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如果早些时间开始写作,或许会好些。坚持路上,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是要一以贯之。
以前有个朋友在他的朋友圈里说到: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自己天生的钝感让自己容易自以为是,并且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俗称情商不高。所以,从小打到都没有什么大的梦想,小时候的愿望是当一名教师。长大以后,真的愿望成了真,反倒烦恼起来了。或许,这就是自己学和教别人学的不同吧。
自己的学习只要全力以赴就好,而让别人学习,还要教会别人全力以赴,在这之中,会出现较多的偏差和纰漏,譬如有学生就是不学,又能奈之何?
自己可能一直没有留意到这个点,教师要掌握教育的艺术,归根到底,还是要“活”用。你我皆知,这样的“活”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知识结构还不够系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没有融会贯通。只有真正的真才实学才有可能造就活学活用。明白斯,遂继续努力吧。
有时也会唏嘘,上岗的第6个年头里,还没有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明白此,也不可自怨自艾,更不可妄自菲薄,要坚持学习,坚持写作,不断完善自我,每天进步一点点。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成长路上,愿能淡泊从容。不要与时间为敌,而要与之对酌,闲敲棋子落灯花。
202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