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剪甯
上一章 | 【历史仙侠】仙旅三国 (65)
(1)征药
洛阳皇宫温德殿中,刘志手握着方才御笔写就的圣旨,轻轻吹干了其上还未干透的圆润墨痕,一缕松烟香气送入鼻息,只觉神凝心驻,嘴角浮出一抹笑意,“是时候在朝中培植些忠于刘姓的臣子了。”
此事已非刘志即位三年来第一次思虑了,直到梁太后溘然崩势,皇帝亲位,他才敢把此事宣于圣旨:朝廷需要能臣,不要贪官墨吏、不要夸夸其谈之辈,更须有殊才异行之人辅佐。欲要铲除梁氏,非得那非常之人,行那非常之事才可!
“险些将母亲忘了!”刘志倏得奋笔疾书,又下一旨,那便是将母亲博园贵人郾氏与父亲孝崇皇并尊为孝崇后。“此事那梁女莹已答应下,有梁冀在朝首议,当可无碍。只是母亲的病,这治病的良材灵药还是要征收的,也只能违逆母亲的意思了。”思虑此处,刘志不再犹疑……
几日过后,豫州境内,颍川郡,傍颖水得名,秦王政十七年置此郡;汉初,高祖封韩王信于此建立韩国,后韩王改封太原郡,复为颍川郡;自武帝起属豫州刺史府管辖,治所阳翟。颍川郡自设立伊始,常为秦汉京师外最为繁华之第一大郡。
此地更不乏英杰涌现,少典、大禹、夏启、吕不韦、张良、晁错,尽出于此,崇文重义、底蕴深厚,且非一日而就,只因我华夏首个王朝——夏便定都于此。远古大禹死后,其子启便在阳翟建都,大宴众部氏族使其安定于此,自此中华王朝始开。
这日,颍川郡城外,一个十七八岁年纪的青年正骑着瘦马匆匆赶到城门边,只见这青年一脸疲态,显是久历奔波,一身蓝衫早已灰迹斑斑,眼见着门口围着一圈百姓,或交头接耳,或叫嚷大喜。
青年本想早些进得城去,无奈这城门已被众人堵住,只得下了马去瞧瞧热闹,他心中也是略感好奇,权当歇息片刻了。只因少年生得高大,伸头从缝隙中看去,便望见原来众人在看一贴告示,瞥见这告示写于黄布之上,“难道竟是皇榜?”青年心道。
青年离众人近了,只听其中一个清亮地声音说道,“吾皇侍母至孝,近日才尊生母为太后,便下旨于举国十三州广征治愈太后沉疴的良药,实乃天下子民之典范!我颍川中当只有‘荀氏八龙’方才学到了圣天子的一二。”
青年侧目斜睨,见那说话之人书生打扮,一手把玩着手中璞玉,摇头晃脑地说道。再听得身旁一个三十左右的汉子接着说道,“阁下何必说得如此大声,天子尽孝吾等皆知,老兄此举难道是为了让那守城的差官听凭阁下这三言两语的逢迎之言,便将你直接引荐天颜吗?”
“天子这一诏写得清楚,须得‘秩满百石,十岁以上,有殊才异行’者方可直达天听,依在下看来,无论哪一条老兄皆不足够,哦,不,若这吹捧之能也算‘殊才’的话,老兄倒也当的上一二,失敬失敬!”这一番抢白直臊得书生脸上红白交错,说不出话,只因他的心思被这汉子一语道破。
却听那汉子接着说道,“在下倒觉得天下至孝,首推慈明,天子若能学到我颍川‘荀氏八龙’的一二,倒是天下人之福了!”这人此话说得不卑不亢,无视周围百姓指指点点。
“好啊!你竟在此公然诋毁圣上,说还不及黔首百姓,列位在此做个见证,咱们拿这人去见郡守!”那书生总算抓住汉子如此大的罪过,怎能轻易放过此人,也好以此一雪前耻,便一把抓过了那人衽领。
其余众人却都不做声响,显是不想助那书生。“你们都愣着做什么?这人如此嚣张,难道你们视若不见吗?”“哎呦,谁推的我!”人群中只见一人向前一拱,便就此用头抵在了那书生身前,接着书生只觉腰身又被人一扳,身子打了个转,便再也抓不住身前汉子。
随即又是一阵推推搡搡,书生力弱,只挤得他东跌西撞,胸口七荤八素,再也看不清眼前情状,却看那汉子仍呆立原地,也不趁机抽身离去。“难道他真要等那书生清醒后于他再做理论?”此人倒真是直性。
蓝衫青年不禁心生敬佩,可又不忍这汉子见官,心生一计,一手拽过汉子手腕,一边在大汉耳边说道,“在下欲向阁下询问‘荀氏八龙’之事,能否借一步说话?”
那汉子一愣,已被蓝衫青年牵动走出了几步,仍自回头看那书生,却见人群一片混乱,那书生早已不见了踪迹,便摇摇头跟着青年走了。直至两人远远地甩开那一干百姓,蓝衫青年才立定对汉子一揖道,“学生蔡邕①,方才无礼之处还望见谅,还未请教先生名姓。”
“诶,汉子我粗人一个,哪里是什么先生了,你倒不必多礼,鄙姓徐。”这汉子心中却对这青年心生了几分好感,接着说道,“你方才欲要问我‘八龙’之事,可是荀家故交啊?”
“原来是徐前辈,学生倒无缘瞻慕颍川荀氏的神采,只是久仰已故‘神君’②荀公与‘八龙’众兄大名,可惜无人引荐,若在下蒙此荣幸,能得前辈引告……”蔡邕方才见这徐姓大汉极为推崇回护荀氏一族,想来必和荀家渊源颇深,先前汉子说的粗人只当是自谦之语。
“原来如此,荀氏一族自家学渊源,真可谓是无人不知,自战国荀卿起而今已历十二世,非但家传不衰,却愈发蓬勃增辉,真令人称羡啊!”那大汉点头赞道,可随即摇头叹息。
“可你偏巧来错了时机,非是我不欲为你引荐,虽说我与荀家有些交情,可无论如何近些年来你是见不到‘八龙’了?任皇帝亲诏也是请不动他们了。”还未待蔡邕说完,这徐姓汉子便打断他,看着蔡邕一副憧憬的模样,他实不想蔡邕喜极后又复失望。
“这是为何?”蔡邕诧异道,他转道途径颍川郡,就是为了借此拜访一下颍川名士,这“荀氏八龙”乃颍川名士之魁,却无缘见到,不由有些心焦,“莫不是?”蔡邕猛然间想起一事。
“看来尊兄已想到了,荀公‘神君’亡故不足两年,三年孝期未满,‘八龙’个个至孝,又如何能出外见客。想‘神君’一生高洁,名高德勋,学冠今古,却不似一众腐儒只爱雕琢文句,一切皆以经世致用为先,非常人可能度也!”
这“神君”荀淑字季和,曾任郎陵侯相,乃“八龙”之父,大名远播,这徐姓大汉忍不住感叹怀缅,“不错,‘神君’通博,太尉李固,明贤青州刺史李膺都曾师于神君,对其十分推崇。”蔡邕说着向城中方向拱了拱手,以示遥敬。
“正是如此,可无奈‘神君’如此大名却……先时梁太后听政之时,曾以日食、地动之事询问臣下,下诏公卿举贤良方正③策对,光禄卿杜乔、少府房植举‘神君’应对。‘神君’厌恶梁氏,历数数十古今典故讥刺梁氏外戚专政,引得梁冀深恨之。
可‘神君’这些典故偏巧用得隐晦刁钻,那梁冀只觉‘神君’在讥讽于他,却不知说的什么,一怒之下欲要将其逐出朝去。可众臣皆慕‘神君’高义,为其求情,才被降为郎陵侯相。”说及此处大汉不禁脸现对‘神君’不平之色和对梁氏的唾弃。
“正是,只恨学生晚生了几年,又未曾出朝问仕,不能目睹当日‘神君’痛讥梁氏的风采,当真遗憾!”蔡邕也不禁感慨道。
“不错!尊兄倒不必惋惜,‘荀氏八龙’倒真不负其名,未辱没了荀况和‘神君’的贤名,近日慈明兄有一篇《易》理大作,借以讽今,贤兄可愿与在下一同阅览之?”
“能读上慈明④兄大作,真乃三生有幸,小弟便叨扰了!”说着那徐姓汉子便引着蔡邕向郡中走去。
①蔡邕:此人正是和第一篇与刘志赵嫣有过半日之缘的蔡邕,蔡文姬之爹,因母亲病重赶回家中,详见第一篇《仙旅三国》(32)(33)(34)。
②神君:荀淑,荀子十一世孙,“荀氏八龙”之父,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其为师,因处事正直、明于政理,世人称其为“神君”。
③贤良方正:汉代选官取士的科目之一,取“才德兼备、为人正直”之意。
④慈明:荀爽,“荀氏八龙”之一,字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