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熵”这个概念,上面的文字就处理的很形象,从左到右越来越模糊、无序、混乱。其实“熵”就是这个意思,“熵”源自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者说是“无序化”的度量。
熵,原是物理名词,后被引申到社会学科,简单被理解为一种无序程度。越无序,熵越大,也就是所说的“熵增”,熵增就是走向混乱,相对应地,负熵就是走向秩序。
熵定律是科学定律之最,这是爱因斯坦的观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表明了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总稳定度(即“熵”)是持续增加的。
大到我们生活的自然界,宇宙,都是在按照这个节奏走,都会在趋于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基础上,越来越混乱无序,可能性和不确定性都在不停增加,也是宇宙遵循的必然规律。
小到我们每一个人,从一个刚出生纯净的小婴儿,随着越来越长大,外界的环境会越来越复杂,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复杂,要面对和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复杂,而为了应对不断变化升级的环境变化,我们也要不停往脑子里面装各种知识,于是内在和外在都处在不停地熵增过程当中。
跳出生命看生命,面对越来越混乱无序的状态,作为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我们总得做些什么。
薛定谔说:“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对于生活,熵增就是随波逐流,任其发展;而熵减(或称负熵)则是追求简洁有序顺畅。
细品老子的“复归于婴儿”的理念,也许就是科学语境下的“负熵”过程。
印度有句古谚语:魔鬼会在你杂乱的衣服和被子上跳舞。来提醒孩子们要保持好房间整洁,保持好外在的条理有序。
我觉得这句话,也有很深的意涵,外在的整洁有序,会让我们神清气爽,一个“负熵”的外在,是对我们一种无形的滋养。
而对于我们的内在,“生命以负熵为生”似乎更重要,“精神熵”是关乎我们生命质量更重要的东西。
于内在而言,认识自我,找到自我,聆听自己的心,保持内在的觉知,看清当下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是否有各种能量的对抗,我的内在是在一个熵增还是熵减的过程?我的内在的熵值有多高?究竟是哪些能量的混乱,导致了我内在的熵增。
看见,是改变的开始。看见混乱,才是理顺的开始。
所以总有一些词或者生活理念,是负熵的好朋友。
比如:活在当下,与每一个当下深入链接,投入,心流,接纳,顺其自然,与内在能量的流向保持一致……
了解了“熵”的概念,从熵的角度来看待生活,再联系以上的词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命以负熵为生,你还有哪些负熵的更好的生活理念与方法呢?
里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里说:“在一个信息爆炸,但是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是一种力量”。
我觉得,负熵的理念就是一种清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