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了一个新词“黄昏焦虑”。这个词的意思是,在黄昏时分,人体内用于缓解压力的激素,例如血清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开始减少。这会导致我们变得脆弱、容易情绪化。血清素是一种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当它减少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去吃伸手可及的任何食物,并忽略它们的卡路里、脂肪含量等。特别是高糖、高碳水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让血清素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突然就想到了自己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就经常感觉“饿的不行”,到家后更是一刻都等不及,马上大开吃戒。是不是也属于“黄昏焦虑”呢。
今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再次出现了同样的状况,这次我尝试了《我减掉了五十斤!心理咨询师亲身实践的心理减肥法》一书中作者的做法,直面自己着急想吃的情绪,对自己说:不要着急,美食就在那里,跑不掉,肯定能吃得到。现在你只是感觉有点饿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饿不坏的。而且在感觉饿的时候正是身体里的“长寿因子”生长的时机。假设每一个小时能生长出60个长寿因子,那么每10分钟就能长出10个。看,这不就过了10分钟吗,还没到家,所以还有机会继续长出长寿因子。
说来也真的很神奇,以往回家的路上我会很焦急,恨不得下一秒就能到家坐在餐桌前,对于路上所需的时间,特别是如果到小区后还需要拿个快递什么的,格外的心烦。但今天一路上我都在安抚自己的情绪,想到“正在不断生长的长寿因子”似乎不那么着急了,甚至感觉也不那么饿了。到小区后,又去拿了快递,买了东西等,回到家也没有马上吃东西,而是把快递和买的东西全部收拾好,才定定心心坐下来享用美食。真的是“享用”,不似平时的狼吞虎咽,只是一个劲儿地往嘴里塞食物,今天吃饭的时候有一种喜悦的感觉。
看了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很多事情都应该先解决情绪,再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