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6第二次课程
“我允许,
每一种情绪的发生,
任其发展任其穿过,
因为我知道,
情绪只是身体上的感觉,
没有好坏对错。”
Max老师的《我允许》,让每个人都静下心来,在冥想之中,感知“情绪”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尝试着在体验中开启“回应”。在分享中,聆听每个人不一样的感受;在学习后,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彼此感受被看见的力量。
“最美的遇见,是遇见自己。最难的觉察,是觉察自己。”汪老师的这句话,莫名其妙地击中了我们的内心,也轻而易举地被鼓舞了。当自己在浏览回帖时,总会时时地被打动。
杨艳老师认为,承认情绪存在的合理性,学会控制自己,尤其是心情差时,画画或购物,都可以排泄和减轻。
宋莉老师允许自己情绪的发泄,则是去寻找,既不损身心又能修身养性的合适方法,觉得画画时内心会得到平静,心情会更舒畅些。
张老师给出的建议是:有不良情绪,不妨学会放下,先不去想这件事,等冷静下来再面对。这或许就是控制情绪的智慧吧。
有时候,想一想:当我们转变了一种看世界,看问题,看他人,看自己的眼光时,世界也随之改变了色彩,生活中许多的压力和沉重都源于我们的内心。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控制情绪,并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没有找到情绪发生的本源。”苗老师的这句话,让我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昨天的研学途中,孩子们兴奋地说个不停,几次想去批评他们,庆幸自己经过了这次课程的学习,解读到了他们情绪背后,那份未被满足的需求与渴望,是无法释放的热爱,是渴望亲近自然的天性。终于理解了他们,更愿意与孩子们一起畅谈!
情绪和感受,是来自身体最真实的语言,蔡老师和罗老师间的谈话,让我看到了“真诚”与“渴望”,更觉知到:其实,每个人本自具足,无需外求,情绪是内心的折射,静心内求,才能改变。
面对情绪 ,如何理智一些?邓娟老师觉得:人不会一直处于阳光状态,就算偶尔有嫉妒,愤怒,恐惧和痛苦,都是正常合理的。而梁老师具象化的“回应情绪四个核能”,更让我们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更学会解读周围人的情绪。
当自我的觉知与对他人的觉察开启后,更加接纳,更加相信,也让我开始看到:每一个情绪背后的故事,蕴藏着的那份渴望,就是我们想要探寻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