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与艺术家
在歌手选秀节目门类繁生的今天,我们的世界里再也不缺少歌手。“我”就是歌手,“我”就是中国好声音,“我”就是中国最强音。网络的普及和其没有门槛的特征使得“敢于”展露自己的人,使得有娱乐价值的人,使得有新闻卖点的人层出不穷,在这里有的是故事,在这里有的是天赋,在这里有的是技巧,在这里有的是“渴望”。甚至,因为“名”与“利”或者说因为成名之后的“名”与“利”,这里不惜有假故事,假天赋,假技巧,只要“敢于”折腾,“敢于”炫耀,“敢于”挑战,没问题,“名,利”双收只是时间问题。我们的生活里因此不再缺少歌声,我们的生活里因此不再缺少音乐。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哪里?在我看来艺术源于的是人在生活中的情感。这个道理我觉得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绘画,是电影,是诗歌,是音乐。它们共同的出生地怎么不都是人的内心里那团混沌莫测的情感。而,既然是“人”的情感那么怎么不就是你,我,他,我们所有人拥有的情感,那么既然我们所有人都有的情感,那么我们所有人就都要唱歌,画画,写诗……而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画画也好,写东西也好这些表达情感的方式与唱歌比起来确实让人感觉不够直接,音乐确实有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并且我们细细地再去想,与唱歌比起来,画画,写东西还是要借助于一个外界的什么,比如笔,纸,油彩,而唱歌完全只需要一个喉咙,吃饭的时候可以唱,走路的时候可以唱,在田地里种着田可以唱,在工地上扛着水泥也可以唱,只要你想,只要你要,只要你能(没有语言障碍或残疾)你便可以在任何你留意或根本就无意的情景里唱。你就可以在你留意或者根本就无意的情况下表达你那一时那一刻的情感。这样的天意使得普通大众在对艺术形式的接受里更愿意选择音乐。当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我们不能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所谓的“天赋”。不过我总感觉拥有这个天赋的首要条件就是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因为有天赋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了歌手和艺术家的区别所在。歌手是要去唱,用自己的技巧和天赋去唱得好听。而艺术家必须要表达,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人”的情感。这是他的天赋所在。作为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热爱艺术的人呢,我们要听的绝对不是好不好听,而是好不好“感”。那么这个时候的选择就让人一目了然。你唱的是声音还是唱的情感,你听的是情感还是声音。如果真的去追本溯源,那么答案是一定的。但我们不能否认历史的发展和前进,无论这种发展和前进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我们不能左右的。表达情感的艺术在历史的车轮下发展到今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当艺术发展到技术层面,当艺术发展成一个个学科,发展到要从科学角度分析理论的时候我们也不能确定这是否会在另一方面阻碍了艺术的发展,阻碍情感的表达。因为艺术评定有权威人士,艺术的表达有权威的框架,艺术的发展有权威的学习,艺术本身从而才能有权威的继承。
这种权威之下,人们开始热衷于技术,人们开始为了表达技术而炫耀自己的天赋。无论是悲伤的曲调还是欢乐的音乐,人们肆意的用自己的技巧来展示自己的天赋,从而赢得欢呼和尖叫。无论是悲伤地曲调还是欢乐的音乐它们居然表达的效果完全相同,欢乐过去后是欢呼,悲伤过去后还是欢呼。这样我也又发现了歌手和艺术家的一个区别所在——歌手热爱的是热烈的欢呼,而艺术家则是执着于内心的孤独。对,必须是“孤独”两个字。否则悲伤被他人当做了欢乐,欢乐被他人误解为放荡。那些真实的情感一定要靠自己去小心翼翼的保护和经营,那些天赋里与生俱来的哀伤和哲思的诗意是必须要自己用“孤独”的境地来真正的仔细审视和思考的。在面对大众之后它们也许会被人误解,但最起码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是要静下来看见自己心灵的诚实的。这“静”就要求着接受“孤独”,这“孤独”就要求正视自己心中那一团混沌莫测的“人”的情感,一种平常的,真实的“人”的情感。
新闻和网络是教人遗忘真实的地方,他们以提高收视率从中获利为最大目的而虚假的夸大人的苦难和人的幸福。可,难道我们不明白一个真实的道理吗,没有只有苦难的人生也没有只有幸福的人生,单纯的苦难或幸福都不是人的常态,幸福中夹杂着艰难,艰难中夹杂着喜悦倒才是人固有的常态。有的人专门去看苦难的新闻,为的竟是给自己不如意的生活找点安慰,并在心里为之窃喜。有的人专门去看娱乐至极的节目,为的就是逃避自己当前的不舒心,不顺心,当他笑完,乐玩之后,却更加心态失衡,仇视社会。文艺评论家们说,阅读文本是读我们自己,而现在观看新闻则成为了观看我们自己。那些成功成名的故事让我们变得“唯利是图”,那些苦难不幸的故事让我们变得“冷漠无情”。但我们又是否能明白,这些不也都是我们生活的常态,苦难者也有幸福,成功者也有无常。这根本都是人的常态,或者说这是命运的真实。我们正视它反而对生命肃然起敬,反而对生活充满热情,反而不会“唯利是图”,“冷漠无情”。而娱乐至上的当前潮流,却真心是这个社会浮躁的诱因。似乎所有的明星必须得挖掘出绯闻,似乎所有的艺术就只为庆祝成功的欢歌笑语,然而事实上说当然不应该是这样,艺术既然作为人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就要真实的表达人的情感的常态,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艺术忠于的是人的情感真实而不是人的利益的需求。所谓的八卦,所谓的绯闻,所谓的狗仔队跟踪,所谓的失去隐私和自由不过是成为利益至上,满足人的窥探欲望的“名与利”的不幸。所以,过早成名对于人来讲完全是一种悲哀。只是,年轻人追名逐利,在当前娱乐至上的潮流下却成为了可以实现的所谓的梦想。也就是所谓的追求更好的生活。
生活的理想就是过上理想的生活,那么,什么又是理想的生活呢,这个本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却在当前社会里得出很一致的答案,名与利啊。现今的歌手们在某个阶段似乎可以达到这个理想。可话又说回来了,“名与利”作为人的欲望层面里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没有穷尽的。这里还有一种可怕的人,他们凭借着一份幸运成功了成为了名人,但他们自己张牙舞爪也就算了当面对从容文雅的知识分子之时却想尽办法来奚落和寒酸他们,这不得不说是我们如今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的悲哀。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在当下我们当然不能自恃清高到与金钱为敌。甚至我们还得承认伟大的艺术家是能创造巨大财富的,这个财富当然不制止艺术价值。古今中外很多的艺术家都是有雄厚的经济背景的。也就是说金钱并不总是艺术发展的绊脚石,我们还是要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最最重要的还是是否表达的是“人”的真实的情感。亘古不变的那些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艺术才是永恒的,因为它直指人性,亘古不变的人的那些本性。
而这些“宿命的艺术家”他们能够谱写艺术,创造价值却一定还要靠着他们那份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们依盾自己的美学天赋运用他们与生俱来的这种天赋施展他们自己的“修辞表达”。文学靠“修辞手法”使得现实和艺术形成结合。所谓的“修辞手法”就是他们“天赋”的一种呈现。上帝选择有限的个体赋予他们艺术的天赋从而借助他们表达人类存在于世的生命密码。至于他们的创作能否被他者接纳,在我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艺术家是要正视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的真实情感。创作的天赋也许不同,但对美的感受能力却能神奇地让所有人产生共鸣。艺术的意义也许就有这么一点,唤醒他者的情感。我们这样就能理解,无论是歌曲,是绘画还是诗歌等等他们都是表达“人”的情感的一个方式。一个艺术家是不会局限于自己的方式上的,他同样要借助其他的艺术来表达自己的艺术。
李健在我看来不是一位歌手而是一个艺术家。尽管他需要扮演歌手的身份做歌手不得不做的一些事情,但在我看来对于他而言他更热爱的还是在一系列的活动之后自己去阅读,去旅行,去创作的那些“孤独”的时候。他作为一名创作着,依盾着他自己的艺术天赋来表达“人”的情感,他用他那副没有任何冗余修饰的嗓音带给人们的是他对生命,对生活的那份真切的思考。他的忧伤而又哲思的诗性美学是只属于他的特有的天赋。他说话幽默,对人,对事情真诚这些都源于他内心的丰富,善良。他理智,冷静却正表明着他对待生活热情,热烈。我总认为一个能理性思考生活的人,一个说话理智,锐利的人是充满热情的人。李健的理智,冷静在我看来正是这样的。正如他自己说言,一个人满眼泪水不一定代表他心里真的触动很大。是啊,触动不仅仅是悲伤,触动更是一种思考,触动是因为对生命无比的尊敬而产生深刻的思考。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健的音乐有自己对生命的人本解读。比如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的《如果可以》,这首歌虽然说是李健写给陈凯歌电影《搜索》的一个定制主题曲,但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可以说是充分展现了李健的艺术天赋。这首歌也算李健成名度很高的时期的一首作品,充满诗意的歌词让人在看完电影后细细品味这首主题曲会一下子因为这诗意而对生命本身肃然起敬。熟悉李健早期歌曲的人会更清楚地感受到这首歌拿出这部电影完全仍旧是李健最熟悉的创作题材。佩服陈凯歌的慧眼识金,《搜索》这部电影商业意义以外的深刻的人文精神完全因为影片最后的《如果可以》真切的展现出来。我们不该因为所谓的新闻的热点为了当下各个阶层自己的劳苦和压抑而轻易的被网络所迷惑从而失去了对任何一个生命本身的尊重。我们当下的“搜索”杀人于无形,但这种图了一时某种心理情绪之快的结果呢?这种“杀人”之后继续寻求下个目标的无尽循环何时能够停止呢?而这样的一种已经成风成瘾的社会行径,生活方式是否因为对生命本身的漠视而害人害己呢?这样的思考全都在电影结尾处,在李健的《如果可以》的缓缓的平静的声音里却足够让我们每个人为我们当下现状为之震撼和悲哀。“如果可以,让我对你说声抱歉,我忽略你眼底的忧郁;如果可以,我将给你我的所有,只为陪伴你受伤的灵魂”这样的歌词足以打动每一个心地仍旧善良的人反省我们自己对任何一个独立的生命的尊重和抚慰。我们忽略对人的尊重在李健的诗意的表达之下变成了这句“我忽略你眼底的忧郁”这样的句子,足以触及我们内心的悲悯,不用当场洒泪却一点不比哭的一塌糊涂不热烈。“你曾像繁星闪烁,当你从我的声旁坠落,如同从未发生过,这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脆弱”这一句,抛开这部电影,抛开这首歌,也足以和任何伟大的诗句相比拟。这完全是对生命的形而上的思考后的饱蘸浓情的抒发。这是对整个人类存在着的悲悯。生命最根本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死亡。那原本鲜活的生命(李健的诗句表达就是“繁星”)曾经对于某些人是多么的意义非凡,而他们离去之后呢又是多么的顺理成章,鲜活的生命居然就“如同从未发生过”一般“瞬间”消逝。面对这样残酷的情景那么现实又能如何呢,“这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脆弱”。我们恍然大悟,面对死亡,任何人,难道不都是脆弱的吗,但这个世界会因为此而停止转动?我们的生活就因此而停止不前?而所谓的继续又是在奔向何方?类似这样的深刻的疑问在李健的生命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用他的艺术所要表达的也正是这样的深刻的思考。“如此浩瀚的星空,容不下一个小小星辰,熄灭真实的光亮,我知道你的脆弱是你的坚强”李健进而继续发问,面对死亡之时,我们却不能因为世界之大而侥幸逃离,获得一次活的机会,这句诗里最后的一句很多人不解,但这却使得诗歌成为诗歌,单从诗歌的角度谈一下我的理解,“脆弱是坚强”这样的矛盾是诗人的刻意而为,试想生活里的种种疑问之下的答案怎么不都是存在着悖论呢,而对于生活中的种种悖论的解释和答案很多的时候难道不正是问题的矛盾的那一面吗?我们因为自己的要强才会处处饱受艰难,在自己孤独的时候才会在内心深处感到脆弱无助。但这种脆弱又不能被他人看见,这样的脆弱不需要被他人同情却又因此而在坚强之下继续自己为自己的脆弱疗伤。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掩饰什么故意做出相反的行为,比如掩饰自己的脆弱,我们就更要表现坚强。尤其面对生命,面对死亡,我们看到他者的坚强会更为他而感到悲伤,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李健用他的艺术天赋写下了这一句“我知道你的脆弱是你的坚强”。这首歌的最后一句更是诗人李健的最富诗意也是蕴意最深的一句诗,“如果不能,让这一切触及心灵,别问我丧钟为谁而鸣”结合前面所谈,这一句是李健人本关怀的深刻表现。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对人类在死亡面前的悲悯和哲思这一切似乎是李健与生俱来的一种“艺术宿命”这里又出现“触及”,还是之前说的,“一个人满眼泪水不一定代表他心里真的触动很大。触动不仅仅是悲伤,触
动更是一种思考,触动是因为对生命无比的尊敬而产生深刻的思考。”李健这里的触及在我看来正有这个意思。如果我们在生活里对生命的存在没有深刻的思考,那么哭又能代表什么呢,也许只是恐慌,同情,甚至都没有怜悯,那之后呢,“搜索杀人”之后呢,是不是继续下一个“搜索”而下一个“搜索”难道就不是你自己吗?“丧钟为谁而鸣”为人类的存在而鸣,为我们每一个人而鸣。只可惜电影结束后多少人不会来得及听一下最后的片尾曲就匆匆而去,我甚至觉得没有在电影院坐到最后的人绝对仅仅是来看个热闹的,他们并没有真正触及到心灵深处。
通过一首歌来看李健的艺术深度,他与生俱来的诗性,使得他在用自己的音乐艺术来表达“人”的更深层面的情感之时同样充分发挥他的诗人天赋,哲学天赋,当然我也觉得这些肯定与李健后天的学习也紧密相关。
正如李健自己所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格,像汪峰,像许巍。所以,我们才有李健,所以我们才有了自己的热爱。李健的艺术追求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到现在没有任何本质改变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他的艺术是为了表达他的情感,而他的情感早已在深刻的思考过程里形成了他自己的诗歌,他自己的哲学,我永远热爱他的忧伤又哲思的诗性美学。以小见大通过《如果可以》我们回顾《今生今世遥不可及》,《八月照相馆》,《紫罗兰》,《一辈子的十分钟》,《什刹海》,《在海上》,《你还像从前一样》,《抚仙湖》,《天狐》,《云上的日子》,《好望角》,《故乡山川》,《舍得》以及他翻唱的《在遥远的天空底下》,《露天电影院》,《窗台》,《再别康桥》等等这些充满诗意的歌曲,及这些歌曲里蕴含的情感让每一个热爱他的人为他而骄傲。他虽然唱的流行歌曲,但他已经用自己的坚持告诉世界,他并不仅仅是一个歌手,李健在我看来是不同于任何他者的艺术家。或许他离大师还有相当的距离,但他依然在坚持做他自己这便已经足够。
无论是写爱情,无论是写友情,无论是写亲情,李健都用自己的思考去最大程度的表达生命的真实情感。他执着的用他自己的方式尊重着人类的存在,艺术的存在。
诗人里尔克说过“伟大的作品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古老的敌意”这是诗人对艺术和生活之间关系的一个真切的言说。这“古老的敌意”属于亘古不变的艺术家们,少数的那一部分。那些耀眼的歌手不在其中。李健,在其中。所以他也要面对属于他的“古老的敌意”比如所谓的小众,所谓的不够主流等等。但一个坚持自己的艺术家李健已经取得他自己之前或许想象不到的成就了吧。这些是对李健的肯定也是对李健呕心沥血的回报。无论李健是否早已明了“古老敌意”这个道理,对于他而言坚持自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