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活在当下保持正念,怎么也找不到好的方法。
今天读了这本书找到了好方法。继续坚持继续学习一点儿一点儿的改变。每天改变1%那365天是37.38从长远的角度看来,它很有意义。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小小的改进就能带来惊人的不同。——相信自己。
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重复了足够多的次数后而变得自动化的行为。——在吃饭的时候就想着米饭的香甜。在炒菜的时候就感受手臂摆动的样子。
你要在当下为良好习惯付出代价,在将来为坏习惯付出代价。——这句话我抄下来了,确实我觉得良好的习惯必须付出。
习惯是体现身份的方式。如果你每天铺床,你体现着一个有条理的人的身份;如果你每天都要训练,你体现着运动员的身份。一种行为重复的次数越多,与之相关的身份就越是得以强化。——我把这句话读了好多遍。使自己时刻保持正念,它是一种身份的体现。
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你习惯的效果会随着你不断地重复而倍增。在短短的一两天时间内,你觉不出任何的不同;但是在数月和数年后,你会发现它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当那个时候,你才会发现,好习惯的价值之高和坏习惯的代价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相当长时间感受不到它的影响,直到某一天,你突破了临界点,才能跨入新境界。我们期望日新月异,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要看一年以后。
另一个造成习惯难以改变的重大原因是,我们以错误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习惯。许多人开始改变他们的习惯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培养基于身份的习惯。——我做到不要想目标。保持正念。
渴求是每个习惯背后的动力。我们渴求的不是习惯本身,而是它带来的状态变化。每一种渴求都与改变你内在状态的强烈愿望有关联。——我也能感觉到我的渴望。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习惯都妨碍着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因为实际上,习惯本身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习惯带来的结果。健身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健美的身材;冥想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平静。——我就想保持静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让习惯变得简单至极。只有这样,即使我们不喜欢它,也会坚持做下去。当你开始为梦想做出改变时,你会抑制不住地异常兴奋,将计划制定得太有雄心壮志,导致贪多嚼不烂。对抗这种状况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两分钟规则。即当你开始培养一种新习惯时,它所用时间不应该超过两分钟。——这就是我学习到的最有用的方法。
任何习惯都可以浓缩为两分钟的版本:每晚睡前阅读可以变成“读一页”,做30分钟的瑜伽可以变成“拿出我的瑜伽垫”,复习功课可以变成“打开我的笔记”。这就如此简单了。——从保持俩分钟开始。
令人愉悦人类一度长期活在需要即时回报的环境中。在原始时代,人人都提心吊胆地想着能在哪里过夜、怎样设法躲开猛兽,或是下一餐该怎么解决。面对无这种“曲别针”策略就是借助视觉度量,让自己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做的结果是,它们强化着你的行为,并为任何活动都增加一些即时满足感。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拿一份日历,划掉你例行公事的每一天。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那本日历会记录下你习惯养成的轨迹。——我去找个日历记下来,我去试试。
欲望负责点火,快乐保持烈火持续燃烧。想要和喜欢,是行为的两大驱动力。快乐和满足这两种美好感觉,能够给予行为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你的成就感永不间断。只要你一刻不停,坚持下去,你将难以想象自己能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微习惯的力量,用微小的改变,获得显著的效果。
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