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死喵(公号:进步是个技术活) 读 吴军老师 得到专栏 有感
(真诚推荐大家订阅)
为什么很多公司招聘会以学历为硬性条件?你可能会不解,认为名牌大学照样有很多能力和素质都很差的人,研究生和博士很多时候仍然比不上一个本科生,但在同样不了解的情况下,学历是一种信号,高学历人才比低学历人才更有可能是高潜力的人才:他们以结果为驱动力,未必动作更快,但更善于判断什么事情对结果最有效,用尽一切办法保证结果达成,而不是死守着原有的工作任务。
实际上,结果驱动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习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是我们必须刻意训练的最有用思维模式之一。
比如问题一:如何让自己对一个行业有真知灼见?
想想看,如果是你,会如何回答?
吴军老师的回答方式,是反问这个问题提出者:具备真知灼见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客户更加信任你、还是想让老板看见你的进步?
假设你是希望客户信任你,觉得你懂他,那你要做的就是看行业里的客户有什么痛点,然后针对这几个痛点,下功夫研究和分析,有更多洞见,然后借机沟通出去。了解一个行业,是一个太大的话题,没有目标,根本无从下手。
所以,没有结果驱动的思维,仅仅死守着工作任务,最终只能出工不出活儿。
比如问题二:应激式工作,而非统筹式工作
真正的统筹式工作,有几个特征:
特征一,有计划地工作。
吴军老师通常周日就会安排好下周每天的工作,而每天早上会安排好当天的工作。而且,任务清单在工作的时候一直开着、实时更新,完成一项删掉一项,临时增加一项就插入相应的时间段,当天完不成的、非常急的任务,就改成第二天的日期。
这种方式会让人很有掌控感,多少事情来了,都不会乱了阵脚。
当然,在做计划时,你需要为高价值问题分配更多专门的时间。大部分人在80%的时间里都在做无用功,根本原因是其没搞清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搞清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帮助很多人省掉绝大多数无用功。
特征二:形成自己固定的时间习惯。
吴军老师的习惯是,在上午做需要烧脑的事情、在交通工具上听书、在饭后效率不高的时候集中回复微信消息和留言、在等人的时候构思下篇文章主题、在疲劳的时候刷一下公众号、在傍晚的时候跟团队开会、在晚上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我们应养成这种习惯,一方面将不同难度的工作跟自己的效率波峰波谷相匹配,达到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清楚地知道,5分钟、10分钟、30分钟,对自己来说可以分别干什么,这样就不会一有碎片时间,就习惯性地刷朋友圈了。
特征三,及时记录、每天总结。
当你正在工作时,老板布置了一个任务、客户又来了一个问题,你会如何呢?很多人就直接扑到临时任务里去了。
但真正好的做法是,如果不是十万火急,你可以快速用关键词记在笔记本上,不需要任何思考,然后马上回到刚才的任务,做完再看笔记本。
另外,你在一天当中,学到了什么、犯了什么错误,当时也要记下来,因为过了那个时候,你很快就会忘,然后继续犯这个错误。当然,这些记录,晚上都需要进行整理。
吴军老师在此前八年多的顾问生涯里,成长最快的半年,每天都坚持写工作日记。
另外,记录还有一个好处,将大脑更多的用于思考,而不是记忆。
问题三:几乎从不“偷懒”
“懒癌”是第一生产力。仔细盘点一下,我们哪样创新不是因为懒呢?不想走路,有了汽车;不想爬楼,有了电梯;不想打扫,有了扫地机器人……
工作中的大部分事情,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那么就可以在第一次做的时候,搭好框架。
比如,吴军老师让运营每周做一次数据分析,这个事情是重复性的,所以高效的做法是:建一张excel表格,把固定需要分析的参数都做好公式,每周只需要把导出来的源数据贴进去,刷新之后参数就出来,然后只需要看参数来得出结论。
当然,这里所说的偷懒,不仅是善用工具,还包括善用他人。
比如,你从来没做过数据分析,那么就先去找找前人怎么做的;比如,你有自己的团队或者实习生,那就不要做任何他们就可以做的事情;再比如,去运营社群,摸索出一套群主激励机制,比你自己去做群主,要高效得多。
所以,这三个让你Work Smart的工作方式,听起来难吗?一点也不,而且你很可能也听说过。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呢?
可能有这样几个障碍:
障碍1:工作环境所限。
很多人的工作性质,就不是结果导向型,而是任务导向型。他的工作岗位要求他做的,就是完成任务,至于背后的出发点,不需要知道。而且,领导有可能就是考核努力、考核苦劳,而不是考核产出。
实际上,工作性质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影响,大到超乎想象。
刚毕业的时候,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同学,看起来差不多,但过了几年,你会发现,只要接触一个人几分钟,听他说几句话,就能大致判断出他的职业。
再极端一些的,比如多年前吴军老师曾经因为要帮客户设计流程,去他们的产线观察生产过程,在噪音极大、灯光昏暗的厂房里,他看着流水线工人机械地盯着机器、等待换箱,几个小时下来,连他自己也开始反应迟钝、敏锐度下降了。
障碍2:没有资深的人辅导。
很多公司并不重视对新人工作方式的培养,更没将Work Smart提到非常高的位置。
他们往往只重视教员工What(需要做哪些事情、用什么工具等等),却没有How(如何聪明地做这些事情)和Why(这些事情对公司、对客户有什么帮助、要达到何种目的),导致员工的聪明才干发挥不出来,没有成就感。
障碍3:思维方式固化。
一部分人,会在工作多年之后,发现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负面影响,醒悟过来想要改变。
然而,从学校踏入社会的这几年,是思维和工作方式形成的关键几年,如果任务导向、应激式努力、闷头蛮干的工作方式在大脑中固化了,形成了下意识思维,是很难扭转过来的,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挣扎出来、突破自我。
所以,年轻时候的工作选择,并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思维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甚至生活方式。
在初入职场的几年,处于何种工作环境、跟谁一起工作、被谁辅导工作,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下半辈子。
有一个问题叫“听过许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时候,道理太长,太多人甚至缺乏耐心看完整,看完之后是否理解和消化就更不用说了。
每个人从小就听各种道理,知道的都非常多,但缺乏自律,执行力又不行,没有照着去做。道理必须听完实践,好比老师告诉你要上清华就要好好学习一样,理解是否透彻还是在实践之后。
就如同考研,许多人都看了各种各样的经验贴,其中金玉良言也不少,但学习的过程中,仍没有真的去实践,照样犯了学长学姐再三告诫的错误。
学习有好几个过程:知道,理解,掌握,实践,总结,完善。从知到行,每个阶段都有可能会影响个人最终的成长。
正如李笑来老师说的,很多人学不会仔细阅读和认真理解,不去实践,伸手党做的起劲。太多人惯性的遇到问题就张口要答案。
医者不能自医,处理不好自己的问题很正常,过不好自己的一生也很正常。
有价值的都是螺旋式提升,说这句话的人大概最喜欢一蹴而就的马上见效的成功
当然,每个人对生活的标准和要求都不一样。有的人或许从来就没有对自己满意过,过好一生怎么可能做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