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力到底是什么?
一个人的地位越高,越有威信,越受人敬重,他说话做事,就会越有说服力,也就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人们相信甚至臣服于他的正确性,反之亦然。用一句话说就是“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有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位外校的德语教授请到学校,给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说“这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装模作样地拿出一个装着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有气味的化学物质”,让学生们闻,谁闻到了就举手。结果呢,大多数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
由于这位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在“权威”面前,多数学生选择了跟从和认同,即便一点气味没闻到,他们也认为“应该是有气味的,只是自己的鼻子有问题,暂时没有闻到”。而在另一堂课上,当介绍这瓶水的老师换成了一位“普通老师”时,就不再有学生举手了。即便有人闻到微弱的气味,也不相信面前这位普通人真的发现了一种新物质。
这就是权威效应。同样一句话、一件事,因为人的地位不同,而对大家产生的说服力度就不同。“人微言轻,人贵言重”,其中的差别就是人的地位导致威信的不同,使得他们说的话和做的事,具备截然不同的权威。
我想起前段时间的一件事,有位国内的财经作家朗先生到美国来玩,路过华盛顿,约好晚上我们一起吃饭。朗先生一身休闲的穿着赴约,打扮轻松随意,谁也看不出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财经作家,许多美国人也都读过他的书。
参加这次聚餐的大多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是我的朋友。席间,我故意谈到了朗先生的一本已在美国发行的书,正好又有人读过,其对书中的一些观点十分敬佩,就向众人解读。这时,朗先生笑呵呵地说:“其实书上的这条分析,不一定就这么准确,要看不同的经济体还有国内的政经结构,我想作者也是想做如是表达吧。”
朗先生一语而毕,众人却对他投以轻视和不以为然的目光。我想,大家一定在想:你是谁呀?竟敢否定著名财经专家的观点?但当我向人们介绍了朗先生的身份后,大家看他的眼神顿时变了,充满了佩服和敬仰。刚才还对他的观点进行否定的那位读者,此时又恭谨地向朗先生请教,希望他为自己指点迷津。
这就是权威的巨大力量,它的影响力不但可以逆转一些传统的思维方式,还能迅速地促使人们抛弃之前的观点,转而选择与之相反的想法,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不容怀疑的。
在职场,这种现象更是普遍存在,领导说的话就是真理,就是正确的。一件事可行不可行,同样的观点,从同事的嘴里和领导那里听到,人们的认同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聪明的领导会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这比命令的效果要更好。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权威,其次才是驭人。在职场之中,权威的引导永远比强硬的命令有效。
权威崇拜法则
人们普遍有一种“权威崇拜”的意识和习惯,觉得权威人物说的和做的就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
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大多数人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与社会规范是一致的,只要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就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在这种心理的综合作用下,就诞生了无处不在的权威效应。
人们天生相信权威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生在南朝的刘勰。他的这部作品刚写出来时,根本无人问津。他去请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审阅,沈约也不予理睬。后来他装扮成卖书人,将作品送给沈约。沈约在阅后对其评价极高,于是,《文心雕龙》就成为中国文学评论的经典名著了。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人在出书,他们都喜欢找些名人写序,增加书的可信度,这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一位大权威推荐的书,大家就喜欢看,同时也就相信书里面的观点。如果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去推荐,则被人们嗤之以鼻。相同内容的书,如果没有名人推荐,可能会在书店的角落待一辈子,但若能找到一位具备轰动效应的名人,写一个序或者对媒体说几句话,可能立马就会购者如云、疯狂地畅销了。
无独有偶,西晋的太康年间有位了不起的文学家——左思。这个人形貌丑陋,而且还口吃,他小的时候,学习书法、鼓琴,都学不会,曾经写过一篇《齐都赋》,花了一年才写完。后来他又想写个《三都赋》出来,于是四处搜查历史、地理、物产、风俗等方面的资料,遍访古迹。当时极负盛名的陆机到了洛阳,也有意写描写古都的赋,听说他也要写,就笑得不行,他给他的弟弟写信说:“京城有个家伙狂妄自大,还想要写赋,我看等他写出来了,也只配用来盖酒坛子。”
左思构思了10年,这三篇“辞藻壮丽”的大赋才得以完结。可是赋写成了,没有得到世人的重视,人们对他写出来的赋根本不屑一顾。
幸亏左思这个人一直很自信,他觉得自己的作品不逊于大赋作家班超和张衡,就拿给当时的文学家皇甫谧看。皇甫谧看了以后很喜欢,亲自为他作序。后来陈留卫权又给他作《略解》,再到后来,司空张华看到了他的作品,赞叹道:“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就连之前嘲笑左思的陆机看了之后,都自叹弗如,觉得即使自己写出来也比不上人家的,因此辍笔了。
于是,全国掀起了一股“左思热潮”,大凡是豪富权贵之家,没有不读《三都赋》的,一时间洛阳纸贵,左思名利双收,也奠定了他在当时文坛的地位。
如果没有那么多名士的推荐和看重,《三都赋》就是无人问津的一堆废纸,左思也只是默默无闻之辈。这就可以看出“权威效应”的重要性了。
南方有一家代工企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差点关闭,只能靠缩减人员苦苦支撑。这时,企业的一名小主管向老板建议说:“现在沿海地区的各项成本都在增高,对公司的经营十分不利,不如趁机搬迁到内地,那边的政策较好,也正欢迎我们这样的企业内迁呢。”老板轻蔑地瞥他一眼,冷笑道:“你懂什么!”
过了两个月,老板去参加一个经济论坛,在会上听一位著名的经济学者向在座的各位企业家提出了搬迁内地、寻求突破的建议。他听了以后,马上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仔细想来很有道理,于是回到公司,着手准备。其实,这不过是当初那位下属的观点的翻版。但是从一名学者的嘴里说出来,在他看来就成了金玉良言;而从下属的嘴里吐出来时,却被当成了一堆不值一文的粪石。
地位越高,人们就越容易对他盲从
所谓“人贵言重”,就是一个人的地位越高,他的话就越“重要”、越“正确”。权威效应告诉我们,迷信则轻信,而盲目必盲从。权威人物讲的话,在人们的盲目相信和遵从下,很容易就被树立为万世不变的真理。
所以在职场,就有了“拉大旗,作虎皮”的事情。人们经常用更高一级领导的指示来压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在某地,市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提到要“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只是普通的九个字,该市立马就出现了一股向企业放贷的热潮,市县银行的头头们闻风而动,以前按规定不该审批的贷款请求,也都审批过关了,争着讨好领导,却不去考虑和思考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结果,该市的金融系统出现了大量的呆账坏账,很多贷款后期根本收不上来。
这就是盲从于领导指示的结果。领导的一句话,下面的人往往优先考虑的是“自己要尽快执行”,而不是去分析和判断这个权威的意见是否正确,是不是需要详尽客观的调查研究。
古代有很多的钦差大臣到了地方以后,都会受到地方官吏的百般伺候,临走之前,还得给他准备一笔不菲的金银,下面的官吏为什么要对钦差这么卑躬屈膝?因为钦差都是皇帝亲信之人啊,他们对地方官的满意程度,直接关乎地方官的仕途是一路高升,还是失意被贬。换言之,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小命捏在这个钦差大人的手中。
可以说,只要有权威存在,有权力存在,这个社会上就会有权威效应的发生。这也难怪为什么每个人都想成为权威,因为它的好处实在是太诱人了。随口一句话,就能被人当作宝供起来,谁又不想让自己变得“人贵言重”呢?这也是职场上人们为了争一个位子而打得不可开交的原因之一吧!
最后一个发言的人
最后发言的大多是掌握大局的,经过一番争论,领导就需要最后发言定乾坤。而且,最后发言的机会也是最好的,因为前面人的观点再好,也不能面面俱到,领导只要完善一下前面的观点,就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优秀了。
每一个人都想成为会议上最后发言的人,因为那就是领导。但你知道说了最算的领导为什么总喜欢在会议的最后才发言吗?这里就涉及了关于发言与权威之间的关系:
最后发言的一定是拍板决定的人。前面的人讲得再多,也抵不上他在最后的一句。
出头鸟经常跳出来第一个发言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情景,开会了,上司让大家畅所欲言,有个人马上蹦出来,慷慨激昂地讲了一番自己的观点,接着就遭到大家的反对。开会时,第一个发言通常有两种原因:
第一,他需要急切地表达观点和需求,说明这个会议对他很重要,时间不等人;
第二,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出头鸟,抢着发言说明他不懂职场,跳出来替他人做嫁衣,帮别人验证某种观点到底受不受领导欢迎,如果领导满脸不悦,后面那些本来也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就得悄悄调整了,而第一个出来碰枪口的人,就成了牺牲品。
一个人即便功劳再高,为上司工作再卖力,但如果他不会揣度上司的心意,也总是不被认可的。当上司征求意见的时候,他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那么他就犯下了一个愚蠢的错误,可能他的意见很高明,思考得非常周全,但若跟上司心意已决的行动完全相左,那他的这个致命的错误就足够他喝上一壶的了。三国时候的荀彧,《三国志》中评价他是“王佐之才”。的确,他跟着曹操打江山,给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可谓是曹操帐下的第一智囊,曹操之所以能统领北方,多亏这位首席军师在幕后筹划策略,他制定的军事战略,几乎无往不利,而且他还为曹操招揽举荐了许多谋臣智士,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
可是后来他就犯下了一个愚蠢而致命的错误:建安十七年,曹操想要晋爵国公,加封九锡,这种对大臣最高规格的礼遇,对于志得意满的曹操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曹操所有的谋士都赞成他的这个决定,唯独荀彧站出来反对,他认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他的见解其实很有道理,但是曹操早已决定要这么做了,他向群臣提出来,并不是在同他们商量,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走个形式罢了。没想到荀彧这么聪明的人,竟然看不出来,拂逆了曹操的心意。这当然要遭到曹操的忌恨了,没过多久,曹操就派人送给他一个食盒,他打开一看,空无一物,心中已然知晓主公的心意了,于是不得不服毒自尽。
有些人喜欢抢先发言,是因为他有事业心,想出风头,但这种风头是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在会议室,切忌当第一个开口的人,应该把发言的前三个机会都留给别人,自己静观其变,争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领导的发言有引导性,所以需要最后讲
开会就是观察谁说了算的场合,为什么你会发现最厉害的人都在最后才说话呢?从另一方面讲,正因为领导的发言往往具有引导性,所以他会选择在最后发言,避免让手下跟风,听不到他们的真心话,听不到更多角度的建议。因为领导一开口就是“金玉良言”,就代表着某种选择的倾向,是他个人喜好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对一件事情的盖棺定论。
领导如果率先对问题表了态,对会议的讨论气氛就是一种最大的伤害。
康熙时期,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势力越来越膨胀,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个藩王拥兵自重,朝廷不仅每年给他们供给大量的粮饷,而且对他们的控制也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康熙帝提出“撤藩”的主张,吴三桂和耿精忠得知消息后,请求撤兵,试探朝廷的旨意。
于是康熙帝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听取意见。召开会议时,他一言不发,只是听任众大臣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诸大臣里,大学士索额图、图海等人不赞成撤藩计划;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人却支持撤藩。
康熙认真地听了这两方面的意见,但最终认为三藩久握重兵,长此下去,势必造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不及时除掉这块毒疮,迟早会蔓延全身,非社稷之福。最后成功将三藩撤掉,去除了朝廷这一大隐患。
某单位内部会议上,作为负责领导的孙主任急于大干一场,大家还没介绍自己的想法,他就先把自己酝酿已久的思路酣畅淋漓地讲了一遍。结果,下属们在发言时,全都成了跟屁虫,对主任的想法大拍马屁。即使有异议的,也都临时做了修正,在总监的思路大框架下,提了一些不痛不痒的相反意见。会议的气氛完全变了,根本起不到实质的作用。
事后,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面色严肃地问他:“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吗?”孙主任很清楚自己的失误,他虚心接受了领导的批评,以后再有会议,他就知道掌握好发言的时机了。
领导需要集思广益,再在最后做出定夺
开会的目的是讨论,领导最后发言的目的,则是为下属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大家把想法都说出来,进行充分讨论,有利于集思广益。他可以综合所有人的想法,再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路,最后做出最明智的决定。
也就是说,领导最后发言其实不是因为摆谱,而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他需要这么做。他只要完善一下前面优秀的观点,做个总结,就可以了,省时省力,又能充分利用下属的智慧,肯定他们的努力,实在是一举多得。
但是一旦某个权威或者领导事先发了话,定了调,那么其他人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对讨论本身的伤害。所以,也有人发明了NGT方法,即:大家先不交流,封闭思考,把各自的想法写下来,由会议的主持人汇总后发给大家,再进行讨论。这样的话,每个人就能够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不受他人的影响,领导也能看到所有人是怎么想的,从而不影响他综合大家的智慧,使团队的力量达到极致。
因此不管怎么说,为了保证大家都把想法说出来,领导最后发言还是很有必要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假若你是一名销售产品的业务人员,如果你要看清谁是真正的领导,可以到他们的会议室去。最后发言的那个人,他八成就是掌握实权的人了。
权威的扩散和转移
上司被自己的领导批评,就会找自己的下属进行批评。而下属如果不满,就会找自己的下属批评。所以,当发现上司倒霉时,你最好躲远一点,以免当了他的出气筒。同理,男人在外面受了气,就会回家对老婆发泄。
今天你挨骂了吗?有一幅漫画,名字叫作《宣泄》:总经理心情很坏,就把下属给骂了一顿。下属转而又去骂自己的下属。然后这位下属很恼火又不敢回击,回家就把火发到了妻子身上。
妻子呢,又发泄到刚放学回家的儿子身上,狠狠打了儿子一个耳光。儿子气得一脚把小狗给踢飞了。小狗疼得哇哇叫,跑出门去乱咬,被咬中的人恰好是路过此地、白天在单位骂人的总经理。
不管是职场还是官场,在这个社会中,人的职位和地位都是一级压一级的,呈现出一种金字塔状。一般来说,自己的上司受到他的领导的奖励,他会自己独自享有,不会拿出来跟你一起分享。但是如果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他很可能就会把这股懊恼和郁闷的怒火发泄到你的身上,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注意了,伴君如伴虎,上司若是朝你发起怒来,恐怕你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当你看到上司一脸阴霾地出现时,你应该尽量回避他,让他找不到发泄到你身上的机会,等到他怒火消了你再出现。
这就是此条社会生存规则和权威效应的生动写照:上司受了气,一定找属下发泄。然后属下就把这股火继续转移下去。这是因为人受了委屈或憋了一肚子气后,常常需要“释放释放”。正如火山需要喷发,不然就会把自己憋坏一样。
明白了这个定律,我们就懂得离心情不好的领导远一点,免得被误伤,而自己去又误伤别人。
汇报工作前,先看看上司的心情
对于好消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上司有时间均可以进行汇报。但如果不是好消息,比如计划进行不顺,项目需要追加费用,工程出了问题,甚至是更坏的消息,那么除非事情紧急或万不得已,在上司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汇报,否则可能给你带来一些额外的、没必要的麻烦。
某位秘书去找领导汇报工作,没注意到领导正在生气,他就闯进去了。领导因为单位的一次工作失误挨了批评,正抽闷烟呢,一肚子的火没地方发。见他进来,就像老虎逮到了嫩羊,嗖的一下就站起来了,指着他就大声怒斥:“你们今年怎么回事,还有没有活人,脑袋都锈了啊!”该秘书就成了这次工作失误的替罪羊,白白地挨了一个多小时的骂。
回来以后,他觉得自己很委屈,莫名其妙就成了领导的案上鱼肉,于是他心情也不爽,就对着他的同事发脾气。结果这么一转移,整个单位的氛围都变得很紧张,人人自危。
人处在职场上,只要你不是最高的统帅,你就注定了得受上司的气,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你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时注意观察上司的一言一行,看到苗头不对,立即做好心理准备,思索好应对之策,如果看到上司正在发怒,就千万不要再去捋龙须了。这就是在职场的生存之道。
在一部香港电影里有个情节,说的是廉政公署的一位专员觉得自己近段时间工作不错,破了几个腐败案子,想升职,去找上司申请,却正碰上该上司挨了上级的骂,他升职不成,反遭冷冻,实在倒霉。但是责任仅仅在他不讲理的上司吗?显然,这些无故挨训的人,自己的责任更大,因为他们不懂得找领导提要求的时机,不会揣摩办公室氛围,不善于体会领导的心情。
如果不想伤到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给上司在你身上转移情绪的机会。去找领导汇报工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确定领导现在正干吗,心情怎么样。好消息当然不用太选择时机,但大多数人进领导的办公室,没几个是去报喜的。所以,下雨时要备伞,以免领导的电闪雷鸣劈你一个晕头转向,这是职场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转移情绪时,需要点到为止,不可太过分
假设你是领导,一肚子的窝囊气想发泄出来,这时凑巧有个下属进来让你赶上了,你张嘴就是一阵猛轰。有时候拿员工发发火可以,但千万不要骂得太过分,应该适可而止。而且,打一棒子,别忘了再给点糖块,事后消除隐患。
《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个性情中人,脾气暴躁,又爱喝酒,只要酒一上头,他就打下属,态度粗暴。他不但对下属拳打脚踢,还喜欢将下属捆起来用鞭子抽,玩虐待。结果,关羽死后,张飞伤心过度,酒喝得更多了,脾气更暴了,天天打士兵,夜夜训部下。
有几个下属实在忍无可忍,就趁夜溜进他的营帐,把他给杀了,将脑袋割下来,连夜逃往东吴。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起了作用,骂下属太过,反丢小命。
在职场混,即便是权位再高,也不能肆无忌惮地朝下属发脾气。中国人向来好面子,他即便是你的属下,但如果被你无缘无故地骂了一顿,心里也肯定不舒服,甚至会因此记恨你。因此,职场之中,发脾气要适可而止。
即使是一个再卑微的小官小吏,也绝不容小觑。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大臣为什么往往被一些不起眼的小兵扳倒了?原因就是这些大臣对他们的部下太过轻视,没将他们放在眼里,他们背地里搞阴谋诡计,当领导的却没有及时发现,等到发现了,已然迟了。
唐传奇的《飞烟传》中,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有个叫非烟的小妾,长得极为美貌,公业对她很宠爱。他们家的邻居是一位叫赵象的年轻公子,有文采,而且文质彬彬,很有风度。赵象不经意间从墙隙中窥到了非烟的美丽容颜,心中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为她废寝忘食,于是他买通了武家的门人,求他为自己表达情意。非烟厌恶公业生得粗犷,性情野蛮,对这位才貌双全的青年公子也颇为倾慕。于是两人先是往来情书,互送秋波,再到后来就发展到秘密幽会了。
可是忽然有一次,她因为一些细小琐事将一个女仆毒打了一顿,女仆怀恨于心,找了个机会,将她和赵象偷情的事一五一十地告密给了武公业。公业闻知此事,自然雷霆大怒,将她绑缚在柱子上,用鞭子狠狠地鞭笞,非烟的衣衫尽被鲜血染透,最后断气而绝。
如同在职场上一样,如果上司知道下属掌握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更不应该对下属乱发脾气了。不仅如此,你还要千方百计地笼络他,让他对你产生信任,让这个秘密永远不要流传出去。否则的话,你很可能受到下属的出卖。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声势显赫的大臣,本来意图造反,但是因为对下属不好,向他们说了一些重话,有些则将他们一顿毒打,这就引起了下属们的不满,最后他们向皇帝告密,皇帝知道了以后,将他们砍头了。
所以,做领导要控制情绪,做丈夫要尊重妻子的感受,否则就容易出现开头那个故事的结局:转移定律的始作俑者,骂完人就让狗给咬了。
给别人制造恐慌,然后你再赶走恐慌
人类拥有一种习惯,他们永不知足地想要看到其他人的行动中那些熟悉的事情。如果你是可以预知的,那么你就给了他们一种控制着一切的感觉。这就是那些领袖级人物可以做到的,他们故意让下属无法预知他的行动,让他的行为举止看上去没有任何连续性,也没有任何目的,这些会让他们的情绪出现不稳定的因素,而且他们还会绞尽脑汁地试图解释他的行动。
极端一点地说,这一条策略会让他人屈从于你这个上司,并且还会让他们感到惊恐不安。如果你能让人产生精神恐惧,人们将轻易屈服。精神压力胜过任何武器,当对手陷入集体恐慌的混乱局面时,你便可以掌握一切主动权,权威就是这么建立和维护的。
唐玄宗靠着一场军事政变上台,他先后诛灭了韦党和太平公主,所以当上皇帝后也很不安心。宰相姚崇有一日和玄宗闲谈,说起内患之事,姚崇叹息说:“我朝现有内部变乱,实由人心散乱、不惧皇威所致。陛下若不整治人心,使人不敢心起妄念,朝廷就很难长治久安啊。”
玄宗点头说:“内乱重生,致使大唐危机重重,朕定要设法根除,依你之见,朕该有何动作?”
姚崇进言说:“防患于未然,必须早作预见,惩人于未动之时。即使小题大做,也要造成震慑他人的效果,使人不起异念,自敛谨慎。这就需要陛下割舍情感、痛下重手了。”
玄宗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微微一笑。
不久,玄宗在骊山阅兵式上,以军容不整为由,判功臣兵部尚书郭元振死罪。惊骇万分的大臣中有人进谏说:“郭元振是当世名将,有勇有谋,他不仅屡立战功,更在诛灭太平公主过程中功不可没。如此功臣如今犯小过错,陛下不念旧情就治他死罪,惩罚太重了,也有损陛下贤德之名。”
玄宗厉声地痛斥进谏之人说:“功臣犯法,难道就可以不问吗?有功必赏,有罪必惩,此乃治国之道,朕大公无私,本无错处,你们竟替罪臣求情责朕,莫非你们要造反不成!”
这般严厉斥责,吓得群臣再也不敢说话。最后,玄宗虽然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还是把他流放新州。
宰相刘幽求也是大功臣,他一贯和武党抗争。除灭韦党和太平公主的过程中,他也参与谋划,功劳不小。玄宗因为一件小事就罢免了他的丞相职务,还告诉他说:“百官之首当为百官作则,故朕对你要求甚严,也是正常之举。”
刘幽求十分不满,背后常发牢骚说:“皇上现在不念恩义,判若两人,他不该如此待我啊。我为他出生入死,谁知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玄宗听到刘幽求的牢骚,他马上又下旨把他贬到睦州当刺史,他还对群臣激愤地说:“天下多乱,朕当严治臣子,此朕的职责所在。刘幽求以功劳和朕对抗,口出不逊,这便是大罪。朕若徇私枉法,反让人有了造反的口实,朕怎会做这样的蠢事呢!”
不久,刘幽求怨愤而死。群臣见玄宗对功臣都如此心狠无情,一时都惶恐不安,不敢犯一点小错。
后来,功臣王琚、魏知古、崔日用等一一被贬,朝中再也无人敢以功臣自居。群臣整日战战兢兢,玄宗这才罢手。
唐玄宗割舍情感,对昔日的功臣痛下“杀手”,在群臣之中制造了一次强烈的精神恐慌。功臣们几经政变,玄宗将其慑服,防止他们恃宠而骄,心生反意;而那些无功的大臣更会战战兢兢,只求自保。谁也猜不透玄宗的下一步。
人的精神一倒,其意志和雄心便会随之土崩瓦解。再刚强和难制的人,也抵御不了精神的打击。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权威,有时就要给下属制造精神紧张。在此之前,要制造恐怖气氛,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下,人们总是本能地加倍小心。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别人的潜在意图都一一点明,谁都会心惊肉跳,不敢轻举妄动了。然后,都会唯你这个最高的领导马首是瞻,不敢有丝毫的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