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也被称作歌德式建筑;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当时进入12世纪的法国王室突然发力,王权不久就扩张到了全法国。实现扩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王室把领地内外蓬勃发展的城市纳入了自己的保护之下,另一方面在于王室掌握了货币经济。巴黎一跃成为阿尔卑斯山脉北麓最大的城市,人口达十万,因此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法兰西岛大区开始纷纷改建过去建在市中心的小规模教堂。大教堂有着全新的、罗曼式建筑中不曾有的表现形式,世人称之为“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但是目前哥特式建筑物最多的国家都是德国、意大利及德语系国家,法国反而是巴洛克式建筑比较多。
“哥特式”一词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义性质。在文艺复兴的众多论述中,对后世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瓦萨里的《艺苑名人录》的著述中,中世纪建筑产生的原因:“由于优秀艺术家的相继凋谢和美好建筑的毁灭,好的建筑风格与方法也随之失传,结果造成那时的建筑缺乏秩序、优雅、比例,新的建筑师们为当时的野蛮民族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我们称它为‘哥特式’;在他们眼里,哥特式建筑美妙无比,但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却是滑稽可笑。”他对中世纪建筑的评述因此使得哥特风格被贬斥延续了数百年。
哥特式风格变化分为:
1、原始哥特式
2、经典哥特式
3、辐射状哥特式
4、火焰哥特式
哥特式建筑的特色:高耸入云
1、尖形拱门
2、肋状拱顶
3、飞扶壁
哥特教堂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神圣感
1、主堂
2、边堂回廊
3、耳堂
4、半圆顶室
5、回廊
6、偏祭台
神权时代,全民都想离上帝近一点再近一点;因此哥特式建筑越造越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为此,塔尖越变越尖,像利剑直插云霄,飞扶壁(flying buttress)也因此被创造出来,用来支撑奇高的建筑。其原理是,在承受穹顶推力的中殿墙壁外侧斜向架设拱券,从而把推力转移到最外侧的墙垛上(侧廊外壁上垂直突出的墙状柱)。
米兰大教堂
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的米兰大教堂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也不怕伤着了上帝老人家,更为叹为观止的是每个尖塔上都有雕刻的神像。
巴黎圣母院
被大文豪雨果曾形容是“用石头谱写而成的交响乐章”的巴黎圣母院,(可惜在今年4月15日因修缮不慎起火并烧毁)也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颤巍巍的钟楼、纤瘦的梅花拱廊、无数的浮雕以及富丽堂皇的彩色玻璃窗镶嵌其中,如有名的玫瑰窗(the rose window)。
科隆大教堂
耗时600余年,集细腻与宏伟、典雅与轻盈于一身的科隆大教堂,将人类期望临近上帝的渴求表现的淋漓尽致。难以想象在现代几何学和力学知识缺失的前提下,当时的工匠们是如何建造出44米高的双顶?
声明:
本篇部分内容摘自佐藤达生的《图说西方建筑简史》第三章中世纪建筑的发展历程之三 哥特式建筑;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内部学习参考,不得用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