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庭辅导做的多了,也观察到了一些现象。例如找家教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都很好,算是中等偏上,家里会有钢琴,孩子会上几门兴趣班,家长工作比较忙,没精力辅导孩子,而孩子的学习情况达不到理想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家教老师了。
自己做小学的家庭辅导比较多,在和家长沟通时,无一不看到他们眼中满满的焦虑,还有他们对孩子的期待。上周日遇到的那位母亲,让我由衷的敬佩她。她有三个男孩,分别念初二、初一、六年级。我难以想象她每天要如何照顾三个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在我看来一个孩子就已经足够累人了。她跟我聊了接近两个小时,全是有关他孩子的学习情况,书桌上铺满了教辅书、练习本。
我也时常思考,这样生活的孩子快乐吗?每天早上起来要先背书,再去学习,放学以后再去辅导班,周末是兴趣班,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似乎从不休息。但是孩子的成绩依旧不理想,如果理想状态是每一科95分以上。
用学校试卷衡量的分数,与孩子接收到的那么多教育,好像没有形成正比,孩子也和家长一样,心力憔悴。想一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觉得自己以后是达不到的。所以心里干脆想,一个小孩也不要生吧,没有信心教育好他,没有能力给他最好的生活。
除了这些现实条件的考量,还有对我们教育的反思。以后自己也将踏入教育行列,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好自己的工作,经常也质疑我们的教育,好像哪里出现了问题。
双减真的减了吗?还是又增加了?
我们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又变成了什么?
家长能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教育吗?而什么又是好的家庭教育呢?
教师要如何面对如今的教育环境呢?
无数的问题时不时的就在我的脑海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