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东西,同样也是每个物种所追求的东西。个体的成功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满足感,但如果是群体的成功呢?群体的成功究竟是会给人类带来满足感还是带来不幸呢?
本篇为《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第二篇,对于物种的成功来说,可能意味着每个个体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来换取这种成功,这种思考的角度也是这本书的新颖之处。主要观点来自这本书。
关于互驯
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
小麦:老子渴了——人类:浇水
小麦:老子饿了——人类:施肥
小麦:老子不喜欢邻居了——人类:除草
小麦:老子病了——人类:除虫,打药
人类虽然种植小麦,以小麦喂食,但从来另一个角度来看有很像是小麦驯化了人类这个物种,让人类从事着劳累的工作。人类的身体结构并不适合进行农业劳动,但却依旧除草、施肥、耕地对小麦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种互驯的观点角度很新颖,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同样新颖的角度。如果一个外星人观察地球,可能会得出一种结论,地球上有一种生物叫做汽车,这个生物以人为燃料,人进入汽车,汽车就能发动,人离开了汽车,汽车就没有能源了。除此之外,还有《自私的基因》一书中的观点,为们人类可能只是一个被寄生的生物,控制我们的实际上是基因,它们决定着我们的每一项决定(还没有细看这本书,待看完之后在做补充)。
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农业生产?
生活并没有比采集时代更轻松,反而是更加痛苦了,但是,人类为什么在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没有人放弃农耕回到采集社会呢?这绝无可能。你明知道在大城市打拼生活比回到家乡可以过更轻松的日子,但是你可能放下一切回去吗?作者给的例子是一个奢侈品陷阱。一旦你习惯了奢侈品,让你放下这些非必需品,也绝无可能。
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无法回头,我们不免会有疑问,为什么人类会开始走向这条路呢?
成功的标准
衡量一个生物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1、每一个生物都快快乐乐的生活,不管是否会被环境淘汰?
2、每一个生物都十分辛苦,但它们的DNA能够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下去?
作者在书中主要讨论的是第二种情况。
按照用DNA的数量多少来衡量演化是否成功,那么猪、牛、羊、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物了。它们从普通的生物中幸运地被选出来,在全世界范围内被饲养,全球有超过10亿只猪,10亿头牛,超过250亿只鸡,它们发展到这个数量,是全世界其他生物所无法比拟的。但是虽然这个物种成功了,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生活却是绝对的地狱。野生鸡能够活7-12年,而在养殖场中,一只鸡活不过100天,就要被送去做成鸡排,时间再长的鸡养一年也就到头了。而牛的命运也是一样,活在一个仅比自己身体大一点的牢笼中,不到一年的时间,也将面临被宰杀的命运。以这种方式换取物种的胜利,不知究竟是可喜还是可悲旳。对此书中还有很多悲惨描述,不做过多赘述。
那么类比到人类,人类在进入农业时代以后,个体的辛福感降低了(作者对幸福感的讨论主要在《未来简史》中),但是农业生产出的小麦能够维持更大的人口数量。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就说得通了。
当然也有一些动物过得还是非常惬意的,就想用来剃毛的羊,宠物猫狗以及贵族的马匹们。
作者对农业时代有一句很吸引我的话“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地挑水耕地。”将这段话与《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一起看就更为有意思了。
后面的东西
1、人类的秩序并不存在于DNA中,而是需要后天灌输才有。
2、人类发明了“秩序”、文字以弥补基因中没有大规模合作本能的缺陷。
3、人人生而平等,但机会绝非人人平等。
4、自然不自然并不是一个生物学概念,而是人为赋予的概念。文化上认为它们所禁止的都是“不自然的事情”,但只要是有可能发生的都是自然的事情。这段话其实可以细品一下。
关于一些不平等,例如为什么会有性别歧视?赫拉利给了三种理论:
肌肉理论:因为男性肌肉强。但反例为:女性更抗饿,更抗病。农场主的肌肉也不比奴隶发达,法老的肌肉也同样不一定比底层的奴隶发达。就连黑猩猩选择首领也不仅仅靠暴力,因此否定这一理论,人类历史上的肌肉力量与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
流氓理论:起作用的不是强大的肌肉,而是好侵略的个性。
父权基因理论:从生物的繁殖进化角度来解释,认为从基因里决定了男性有侵略性和好胜心,但是也否认了这个。
最后没有给出任何结论,我不知道是作者没有给出结论还是中文版的书中没有给出结论,没有时间去找原版看,反正这样吧。
《人类简史》农业革命部分内容较多,一次无法说完,还会有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