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隔着喧闹的房间看到了彼此。他们误会,争吵,嘲笑,然后相爱。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男孩梦想开自己的爵士酒吧,自由自在地演奏喜欢的音乐;女孩梦想成为电影明星,演绎自己创作的故事。这些梦想听上去像童话那样美好但虚幻。他们必然经历了贫穷、失望和彷徨,但在这座星光璀璨的都市里,他们仍然唱歌跳舞,互相鼓励,一点点接近各自的梦想。
《爱乐之城》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老套的故事。它甚至毫不掩饰自己的老套:电影从“冬”开始,所以观众马上可以猜到后面会有“春”“夏”“秋”,分别对应主人公事业的起步、成功和迷茫,还有他们感情的萌芽、炽热和凋零。同样老套的还有演着演着就唱起来的歌舞剧模式、洛杉矶满街的老电影元素、“只有老年人爱听”的爵士乐……在看电影前半部分时,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部片子会受这么多美国观众追捧还拿下14项奥斯卡提名,因为只有思考这些我才不会中途睡着。
我还可以想象一个比我更“愤青”的观众会如何批判这部电影。我的一些黑人朋友早在几个月前就在社交媒体上怒吼,说这部片子“太白”,不光男女主角是白人,他们的感情和事业体现的也完全是白人审美。
更深层的批判可能来自同样心怀成名梦的文艺青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说,努力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才不会生活得那么滋润。女主角米娅确实在试镜时遭遇了无数次失败,但这似乎是她唯一的挫折,她住在贴满电影海报的公寓里,能穿漂亮衣服去派对玩耍,想翘班谈恋爱就翘班谈恋爱。男主角塞巴斯蒂安是个没有稳定工作的标准“屌丝”,但照样撩妹不费吹灰之力,开着酷酷的敞篷车,其实根本不用去组乐队,当个平面模特就能赚钱。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人做着明星梦但苦于被无数更优秀、更有手段的竞争者淹没,也有无数人以音乐为毕生事业却被周围人斥为不务正业,他们看到这部片子,只会骂导演不接地气、光知道炮制“心灵鸡汤”、忽略了追梦过程的艰辛和残酷。片中的米娅和塞巴斯蒂安经历了真爱,也实现了梦想,但还有数不清的失败者被他们踩在脚下。
即使是米娅在试镜时唱起“致那些做梦的人”时,我也没怎么感动,只觉得这是个廉价的感动时刻,标志着影片进入尾声。我觉得这部电影可以打三颗星,不过故事传播正能量值得肯定,可以加一星(当然这也是看在扮演塞巴斯蒂安的高司令帅气的面子上)。
但就和许多观众一样,我被电影结尾打动了。五年后,功成名就的米娅挽着丈夫偶然踏进塞巴斯蒂安开的酒吧,听到塞巴斯蒂安在舞台上弹起的熟悉的旋律,过去的一幕幕重回她脑中——只是过去两人间的所有不愉快全都变成了甜蜜时刻,导致他们最后分手的每一个决定通通逆转。她想象塞巴斯蒂安跟她去了巴黎而不是留在洛杉矶,想象自己为他生了孩子,想象现在和她并肩坐在酒吧里的是早已成为她丈夫的塞巴斯蒂安。当然,一曲结束后,她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她身边仍然是她真正的丈夫,而塞巴斯蒂安则仍然孤独地坐在舞台上。
这其实没什么稀奇的。脱离了“皆大欢喜”的烂俗结尾,但“旧爱重逢、物是人非”也是个惯用的桥段,可能激起观众一时的惊叹和遗憾,却不足以把一部平庸的电影变成经典。然而,这段彻底改变了我对《爱乐之城》的看法,重新回味这部电影,我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不接地气的童话故事,它的美好中始终隐藏着悲伤,而正是这种悲伤标志了这部影片的现实。
从米娅在片尾的想象中就可以看出,她和塞巴斯蒂安曾做过无数个错误的决定:如果初遇时他没有顶撞她而是对她一见钟情,那他们就省去了相恋过程中的无数曲折;如果他没有加入巡演乐队而是陪在她身边,那他们的感情就不会出现裂痕;如果她要求他一起去巴黎,那他们就可以在浪漫之都相伴,她也不会遇上现在的丈夫……可能只要他们改变其中的任意一个时刻,哪怕是多说一个字,结局都会截然不同。
但如果时光倒流,他们会做出哪些改变?也许他们会少一点争吵多一点珍惜,也许他会记得多陪陪她而她会记得多体谅他,但在重大人生决定的岔路口,他们会选择通向幸福的那条路吗?
我觉得未必。塞巴斯蒂安仍然会加入商业化的乐队,因为他需要稳定的收入来为酒吧攒钱、同时给米娅带来安全感。他不会跟着米娅去巴黎,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在巴黎成功,而相比之下他在美国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同样,米娅仍然会去巴黎,因为这时她离名演员的目标只有咫尺之遥。她也不会强求塞巴斯蒂安跟上,因为她尊重并且希望他实现自己的梦想。
《爱乐之城》的悲伤在于,即使主人公为过去的决定而悔恨,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他们其实还是很难做出改变。他们的梦想注定了他们的分离,不是说这两个梦想之间本身存在什么冲突,而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他们不知不觉地渐行渐远了。
换句话说,为了实现演员梦和音乐梦,米娅和塞巴斯蒂安都付出了不可逆转的代价,这代价便是他们的爱情。我不知道他们分别是在何时意识到这个代价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当米娅决定独自前往巴黎的时候,他们都主动做出了牺牲爱情的决定。
“这首歌献给那些做着白日梦的痴人,尽管他们看起来傻乎乎;这首歌献给那些隐隐作痛的心;这首歌献给我们在人生中给自己制造的那些混乱。”米娅在被我称为“廉价励志歌”的独唱中这样唱道。这首歌让我想起了音乐剧《我,堂吉诃德》的主题歌:“追梦,不会成真的梦;忍受,不能承受的痛……”但这两者的深意稍有不同。堂吉诃德的执著在于知不可为而为之,战胜旁人的讥笑,明知自己必然会失败但仍然不放弃努力。米娅口中的痴人则与自己为敌,明明在追寻梦想,却在过程中刺伤了自己的心,把生活搅得一团乱糟糟。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在坚持梦想的,恐怕也只有米娅口中的“痴人”了。就像米娅那光脚跳进塞纳河游泳的姑妈那样,明明在上岸后生了重感冒,却还半疯半傻地愿意再跳一次。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做一件事必须以牺牲另一件事为代价,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人为了金钱牺牲了健康,有人为了家庭牺牲了事业,这样的选择其实没什么对错,关键在于自己更重视什么。
影片中米娅和塞巴斯蒂安追求的,恰恰是最难实现的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大多数成功之路都有迹可循,只要有些天分、足够勤奋,再加上贵人相助,总能一步步达成目标,名利也并不是遥不可及。但艺术上的成功却没有固定的公式,甚至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即使一个人才华横溢、刻苦努力,也很难说一定能获得成功。米娅的脱颖而出绝不是必然:洛杉矶的姑娘们大都做着明星梦,好莱坞的大佬们早已审美疲劳,米娅自己在试镜中一次次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碰壁,好不容易写好的独幕剧也观众寥寥。同样,塞巴斯蒂安完全是在白日做梦:爵士乐只有老年人要听,在年轻人眼中一点也不“酷”,雇佣他的餐厅老板只要他给心不在焉的顾客弹些无聊的背景音乐,他在乐队的同事们则早已对商业化的口味妥协。面对重重困境,他们随时都可能气馁,推说自己缺乏才华或者生不逢时,忘记梦想,回到更常规的生活中来。
为了实现这种不可能的梦想,他们却要做出最大的牺牲:放弃一段完美的感情。也许导演之所以把他们的故事刻画得像个童话,不是因为导演太幼稚单纯,而是要反衬他们决心放手的艰难抉择和巨大损失。需要注意的是,当他们分道扬镳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最后究竟会不会真的成功。
米娅唱道,我们需要诗人、画家和剧作家,因为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色彩,但他们都需要一点“痴人”的特质。他们不仅敢去追求看似不可能的梦想,还敢于割舍那些自己同样重视但已变成障碍的东西,即使这种抉择会给人留下永远的痛苦。
当然,不是说放弃爱情才算是为艺术梦想必须付出的代价。想成为艺术家的人面临的抉择因人而异,比如要放弃一般意义上的成功,放弃旁人眼中循规蹈矩的生活。有人放弃了家乡,也有人放弃了远行,有人放弃了金钱,也有人放弃了健康……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人不可能毫发无伤地实现艺术的梦想。至于该牺牲什么、何时收手,就看各人的价值取向了。
“如果你想当作家,有点才华总是很好的。但你真正需要的,是铭记每一个伤疤的能力。”美国小说家斯蒂芬·金曾这样说。讽刺的是,恰恰是付出代价留下的伤痛,成了滋养灵感的土壤。
而对于那些梦想不在艺术领域的人,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牺牲的东西不同、程度不同而已。自然有许多人不肯“吃亏”,不愿去割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真正实现梦想的人是少数。
其实《爱乐之城》还可以拍得更现实一点。就像刚才说的,不是每个想成为艺术家的人都能成功,即使他们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如果五年后,从巴黎回到美国的米娅仍是个红不起来的小演员,塞巴斯蒂安的酒吧因为入不敷出而破产,当他们再次相逢时,是会后悔两人为了莫须有的梦想而分手太过幼稚,还是会坚持认为,他们当初的选择是有价值的?这样的结局,也许更符合在迷雾中摸索着前进的文艺青年,也更发人深省。
但我想我们终究还是需要《爱乐之城》有一个童话的结尾,米娅和塞巴斯蒂安虽然错失了彼此,但总算在事业上有所收获。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为梦想付出了代价的我们,总归还是需要寻求一点心理安慰。